首页 > 文史频道 > 文化 > 正文

 

戏曲节奏要跟得上时代步伐

2015-10-24 10:53:41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孙先凯 字号: T   T
 

   前几天去看一场传统戏曲演出,随着咿咿呀呀的开场逐步进入剧情,陶醉于其中。感觉戏曲的故事进行得非常快,不长的时间里戏曲内矛盾冲突已经到达顶峰,可峰回路转,戏曲故事归于平淡。台上演员百般武艺的“唱念做打”也没能挽回观众的注意力,许多观众或睡觉或走神,已然没有看下去的兴趣。

  这让笔者产生了关于戏曲节奏的疑问。如今,戏曲为人们所诟病最多的是“一句台词唱半天、一个动作打半场”的“慢节奏”。可在笔者看来,比起唱腔或者表演的“慢节奏”,戏曲的节奏不能“慢”,更不能“平”,要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说起戏曲的节奏,不得不提起前段时间观看戛纳电影节获奖作品《刺客聂隐娘》的体验。在影院中,许多被主流的好莱坞叙事和剪辑风格培养起来的观众被该影片的长镜头和空镜头所催眠。笔者查阅资料发现,如今好莱坞商业电影平均镜头在4秒以内,而电影《刺客聂隐娘》动辄十几秒二十几秒的镜头长度让观众对这种“慢节奏”毫不适应。在笔者看来,戏曲与电影有着“讲故事”的共同本质。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戏曲应该适应生活节奏和观众欣赏心理的变化。在一方舞台上有限空间、有限的时间内将人物的故事讲清楚,戏曲的节奏可以向话剧、电影等艺术形式有所借鉴。
  笔者所看的那一场戏,其间并不缺乏铿锵明快的伴奏和演员明快爽朗的动作,有些场面也很快、很热闹。但是怎么还会有观众感觉节奏慢、很着急呢?开场很快地进入一个矛盾冲突的高潮后,转而进行大量的背景描述和人物细节刻画,最终的戏曲高潮却是在近一个小时之后。在一部两个多小时的戏中,故事节奏在两个高潮之间有一个非常大的落差,难怪观众觉得有些乏味。一出戏曲,整体节奏的紧凑在于如何安排好铺陈、冲突和高潮三幕。要探索适合当下观众口味的戏曲叙事方式和结构。
  除了戏曲表现形式和叙事方式的节奏“慢”之外,笔者在观看戏曲的过程中也发现戏曲节奏的“平”。有的戏曲,过程铺叙繁琐,无变化的重复过多;有的戏曲,场场快节奏,全剧是一个高潮,给人的感觉是“平铺直叙”、“平平而过”。一出戏,节奏上不仅要“有快有慢”,更要“有起有伏”。在笔者看来,要突破戏曲节奏的“平”,需要在戏曲情节的变化和矛盾冲突上下功夫,“唱念做打”的戏曲表现形式轮番上阵让戏曲样式变化多端,剧中情节对比反差让矛盾冲突强烈。能让观众在抑扬跌宕中感受戏曲这种现场感强烈的艺术形式所带来的美感。
  突破戏曲节奏的“慢”与“平”,在笔者看来并不能盲目地抛弃戏曲的传统程式。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笔者发现在描写两军激烈交战场面的武戏中,因为戏曲舞台和人物的限制,不可能像电影电视那样直接描述恢弘的场面,而是以急促的伴奏、翻筋斗的开场开始,进而演员进行夸张的武打表演。这种戏曲的程式,一方面,在表现节奏上快速、紧急,成功地将宏大的场面压缩到戏曲舞台上;另一方面,在整体节奏上没有占用过多的舞台空间和时间资源,让整体节奏保持平衡。像如此之传统程式,还需要更多地借鉴和运用。
 
 
上一篇:“文化+”演绎古县新嬗变
下一篇:创意集市、民俗展演等 书圣节嘉年华送文化大餐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