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优美的音乐响起来、矫健的身姿扭起来、嘹亮的歌声唱起来……如今,这一幕幕生动的场景,正成为鲁城街道居民群众活动的真实写照。今年,鲁城街道围绕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推进文化强市建设,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实施文化惠民行动,打造文化活动品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益完善,辖区居民百姓精神文化生活更加精彩。
公共文化空间不断拓展
走进鲁城街道各个社区,无论是社区活动广场,还是文体活动室,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夜幕下的人们迈开矫健的步伐,跳起欢快的舞蹈;在社区阅览室,无论是白发苍苍的老人还是稚气未脱的孩童,大家总能挑到自己喜欢的书本,津津有味地翻阅……这都只是鲁城街道扎实推进公共文化服务街道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鲁城街道全面落实各级财政投入文化活动的专项经费,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不断加速。今年,鲁城街道创建国家文明城市为契机,为26个社区新建并改造升级了一批文化体育基础设施,启动了“人人唱,村村演”文化惠民工程,截至目前已完成各类演出20多场。为实现公共场所共用、资源共享、文化惠民,鲁城街道龙虎社区新建了龙虎文化园,作为明故城保护复兴工程的示范工程,规划建筑23310平方米,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6000余平方米,项目整体建成后,将成为街道展现儒家文化的博物馆和艺术藏品的研究、鉴赏、鉴定、展示及交易中心。同时,鲁城街道公共文化活动中心正式投入使用,总建筑面积1000多平方米,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棋牌室、健身室等,现已向城区居民免费开放,可以让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到文化娱乐设施和文艺演出、辅导、培训、展览等公共文化服务。
公共文化传播迅猛推进
在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的同时,鲁城街道更加注重软实力的建设尤其是各类文化人才的培养。“我们立足辖区实际,充分调动各个社区文化线负责人挖掘社区内各类文化人才资源,培育组建社区文化各种活动队伍和文化志愿者,对一些文艺爱好者我们还联系市文化馆定期进行培训。”街道主要负责人说。
这几年在鲁城街道各个社区和小区,都活跃着不少广场舞队、太极拳队、合唱队等文体小团队,其中一些还走上了更大舞台。南池社区、仓巷社区、南关社区的舞蹈队曾多次参加市级广场舞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街道还定期开展广场舞比赛、“人人唱村村演”活动,让社区群众唱起来、舞起来,参与到文化活动之中,为居民送上视听盛宴,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各社区还专门组建了太极剑、健身球、扇子舞、秧歌队等文体演出队伍36个,象棋协会、中老年书法家协会等文艺团体,组织老年人参加太极拳培训、象棋、书法比赛,真正实现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
特色文化品牌精彩绽放
鲁城街道还围绕节假日精心策划举办了各类节庆群众文化活动,打造有品位、有特色和能形成品牌的公共文化产品。
每年各个社区都热闹上演“迎春拜年”、“欢欢喜喜闹元宵”等“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已成为社区居民的文化“年夜饭”,促进了群众文化活动经常化、系统化。乐和家园坚持开展节气行、开笔礼、生日礼、儒学培训、娃娃团诵读等活动;利用“五.一”、“七.一”、元旦等节假日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结合百姓儒学节,广泛开展饺子宴、照全家福、拔河、篮球等比赛,做到“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专场、月月有主题”,收获群众无数点赞。街道还定期组织干部、邀请专家学者深入到社区,举办孔子学堂开展儒学培训,全面提升广大群众的传统文化修养和科学文化素质。利用寒暑假,利用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大党委四点半学校组织开展学生假期活动、丰富课外生活,实现家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和谐发展……
文化凝聚人心,文化衍生文明。三管齐下,鲁城街道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日臻完善,一幅文化惠民的精彩画卷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