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山湖这个北方水乡里,京杭运河穿湖而过,在这狭长的湖面上伴河形成了一个曾经显赫一时的(运河四大名镇之一)—南阳古镇。清代康熙年间,康熙帝多次下江南来到这江北的“小水乡”。
“皇帝下塌处”“胡记钱庄”“民俗博物馆”“关公过河处”“土地庙”“状元楼”……漫步在古运河边、小舟荡漾在古运河中、站在状元桥上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不得不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夕阳下下几时回
本网讯 南阳被誉为“小济宁”“江北水乡”,康熙年间,康熙帝下江南总会路过此地,住宿于此,可见当时南阳的繁华。随着交通方式的变革,路上交通逐步取代了水路的重要地位,南阳因此而衰落下来。在状元桥上,再映衬上夕阳西下的情境,不得不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感叹曾经的繁华流逝。有时想想南阳就是一部缩小的中国历史,曾在了几千年的文化,正如当前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史一样,南阳也正在复兴着这千年的运河文化。
无可奈何花落去
南阳古朴的民风依然犹存,走到街上依然会有老大娘老大爷搬个马扎做到门口看街上的人来往,或许他们在对比今昔。如果行人停留下来,大爷大娘们会给你讲述以前的南阳,日本对于南阳岛的破坏,曾经的皇粮殿、二爷庙、古运河闸、魁星楼、文公祠、大禹庙、杨家牌坊、不沾地旗杆等现已不在,他们会讲述80年代南阳一天三个鱼市(早、中、晚),凌晨三、四点大群的商贩会集中于此,当时可以说南阳是灯火通明。听着他们的故事和感叹,“无可奈何花落去”更能形容此时他们的心情。
似曾相识燕归来
近年来,各级政府对旅游的重视,南阳又迎来了它的“春天”。2015年南阳镇被评为第三批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今年的客流量也由2014年的50余万人上升到2015年的100余万人。经过2015年的“美丽乡村”建设和规划,南阳镇建设完成码头3个、标准化厕所7座,文化活动广场10余个,墙面全部同意配置成深灰白线网格墙壁,而且还规范了船只运营。此举不仅为南阳的百姓提供了更加优质的生活环境,更让南阳的旅游上升了一个大的台阶。
古味犹存、底蕴丰厚的南阳在此时似乎又一步步恢复了往日的“容颜”,迎来了它的第二个“春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