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全区旱厕覆盖率达到94.48%,群众满意率达到99.69%,被确定为山东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区
11月28日,初冬天寒。走进淄川区岭子镇王家村,除了整齐划一的二层居民小楼、干净整洁的宽阔道路,笔者发现进出该村就只有东、西、南三个大门,一打听才知道,这个村曾经是全市首家封闭式管理的花园式村落,并被评为省级“村镇建设明星村”。而如今这个明星村,作为全区旱厕改造的示范点、作为首个改厕率达到100%的村庄,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赢得群众点赞的是王家村正在实施的厕所革命。旱厕改造过程中,市、区财政分别为每户居民补助300元和500元。卫生改厕所需的马桶、压力水桶等设备由镇政府集中采购。同时,小型微生物一体化处理的新模式,实现了农村改厕和生活污水同步处理。
走进厕所内,陶瓷便器、纸篓子干净整齐,既看不到粪便、蚊蝇,也闻不到臭味。“以前,一个土坑两块砖的茅房是家里最脏的地方;现在,政府帮着咱改造,老百姓几乎不用自己花钱,就能用上干净卫生的厕所,这条件不亚于城里人的卫生间。”村党支部书记王怀波深有感触地说。
实施农村旱厕改造,不仅让农民用上了城里人的卫生厕所,更改变了村民们的生活习惯和村容村貌。如今走在王家村的小巷胡同,看不到以往农村的粪堆、垃圾堆,随处可见的是农民种植的鲜花和整洁的道路。有条件的村民还给自家厕所贴上了瓷砖,配备了日常清洁工具。
近年来,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小厕所、大民生”的重要指示精神,将农村旱厕改造作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与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相结合,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制定实施方案、坚持示范带动、强化督导考核等工作措施,大力推进农村旱厕改造。全区已累计完成改厕户3.7万多户, 总投资4400多万元。今年8月全区旱厕改造工作通过省级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验收,覆盖率94.48%,群众满意率达到99.69%,被确定为全省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全覆盖区。
在农村旱厕改造工作中,淄川区先后出台了《淄川区2016.7-2017.6年度农村旱厕改造工作实施方案》、《2017年度“民生社会建设要有新突破”农村旱厕改造事项工作方案》等文件,指导镇、村因地制宜,合理确定改厕类型。在一般平房村,集中推广三格化粪池式、双瓮漏斗式厕所改造;在原建有户用沼气池的村,集中推广三联通沼气池式厕所,以及小型生物一体化处理设备;在山区村庄,则探索实施了粪尿分集式旱厕改造。
淄川区创新多种农村旱厕改造模式,据了解,寨里镇南峪村依据山区地形地貌,对一体式化粪池进行串联式、并联式施工,有效利用空间。双杨镇小赵村在旱厕改造过程中与污水管网一并进行改造,既减少了人力、物力投入,又减少了重复投资。双杨镇辛庄村作为全市小型生物一体化改造示范点,污水经生物降解处理后,可达到排放标准,得到省、市、区有关领导的充分肯定,有力地促进了旱厕改造工作的全面开展……实施农村旱厕改造,让千百年来困扰群众的“卫生死角”集体变靓、变净,全区农村环境质量和农民幸福指数得到显著提升。
闫盛霆 仇慧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