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郯城县华羽农机专业合作社,围绕精准扶贫这一主线,创新思路,于2016年3月尝试推行“农机合作社+市场+贫困户”扶贫新模式,不断完善农机合作社与贫困农户利益链接机制,大力发展以合作社为重点的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合作社”的大手,拉起“贫困户”的小手,实现了互惠共赢,促进了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据初步统计,仅此一项,可为加入合作社的贫困社员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
“我们乡幸福、朱前、关庙、道西、陈庄等10个省定贫困村经济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基础设施历史欠账多,制约着农民致富,是扶贫工作中难啃的‘硬骨头’。”乡党委书记孟欣指出,要发展特色农业,如期完成脱贫目标任务,农机合作社建设尤为关键。
“加入农机合作社后,三夏、三秋的收和种,农机合作社提供全程免费服务。到社里干活还能挣钱,真是给俺们贫困户帮了大忙啦!”日前,说起郯城华羽农机合作社,幸福村贫困户谢文斌竖起了大拇指。采访中,笔者了解到,让谢文斌受益的是郯城华羽农机专业合作社实施的农机扶贫工程。
据归昌乡党委副书记、政府乡长王传海介绍,去年以来,郯城县华羽农机专业合作社在全乡范围内确定两个行政村(4个自然村)122户贫困户,243人作为帮扶对象,制定详细可行的帮扶实施方案,并根据不同人群采取不同帮扶措施。发放优质化肥400余袋,免费收割、耕作面积达200余亩,安置符合要求贫困户就业20人,提供临时就业工时1000余工时,吸收社员244人,回收稻谷210吨。捐助扶贫资金2万余元。
郯城县华羽农机化服务为贫困户免费提供耕、种、收服务。仅去年夏、秋收种期间,农机合作社还先后帮扶全乡贫困户376户、672人,解决了贫困户生产难题。在此基础上,合作社积极引导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加入农机合作社。贫困社员既可参加合作社务工增加劳务收入,又可享受年底分红。“合作社+贫困户”扶贫模式运行平稳,农机合作社已成为当地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好帮手。
在郯城县华羽农机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笔者了解到,合作社采取了六项具体实施措施;一是帮扶对象自愿以其具有合法承包经营权的土地加入合作社,并签订入社协议,入社后原土地的性质及用途不变,土地由帮扶对象负责种植。二是协议签订后,社员服从合作社对土地的统一规划要求,种植指定的品种、数量,并按照合作社的生产操作规程进行种植。三是为确保稻谷质量,合作社根据社员实有土地亩数免费为帮扶对象提供因粮食生产所需的部分良种、化肥等生产资料。四是合作社负责聘请农业专家对社员的绿色种植及机械化作业,给予定期进行培训、指导,达到科学种植。五是合作社负责水稻的回收,社员应在合作社指定的时间收获水稻,价格高出当年平均市场价格0.10元/斤,平均市场价格的确定以当年新稻上市至春节前的平均价格为准。六是协议签订后乙方即成为郯城县华雨农机化服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享受合作社年底盈利二次分红。同时,农用机械入股的形式将贫困户吸纳为合作社社员,合作社将每年收益的70%作为自身发展基金,其余30%的收益用于贫困户分红,有效解决了老弱病残无劳动能力贫困户收入问题,实现了贫困户增收的长效化。
“时下,再有20多天又到小麦收割、水稻插秧季节,但是像我们这样行动不便的贫困户,往年一到三夏、三秋收种时间,心里也很着急。王老板成立的农机合作社真是帮了我们大忙。”归昌乡道西村建档立卡贫困户陈思光兴奋的说。
“下一步,华羽农机合作社将依托自身优势,还想尽自己的一臂之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王中华介绍,在开展免费耕地的同时,他还将针对贫困户实际,开展送良种、送化肥、送技术、送农药、统一插秧、统一原粮收割“四送两统一”优惠活动,真正让贫困户尽快脱贫致富。(李静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