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创新形式,多措并举,扶持“新农人”快速发展壮大,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是壮大“新农人”队伍。沂南县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型农民扶贫科技培训等项目,遴选一批具有一定文化程度、生产规模,迫切需要提升素质和生产技能的农民,采取“能人带、本土教、外出学”等举措,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培训,提高其创业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鼓励和扶持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涉农加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使其加速向“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转变,迅速壮大全县“新农人”队伍。截止目前,全县已建成县-乡-村三级新型农民实用人才培训管理站18个,农业科技教学试验示范基地26处,村级农业技术服务点100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田间课堂10处、实训基地8处,培训新型农民5万余人次,形成了具有沂南特色的新型农民培育模式,成为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县。
二是引领“新农人”创业。沂南县积极引领“新农人”创业,借助新型农民创业培训等项目,先后组织5500余人参加了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和青岛农业大学新型农民创业培训,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认知,激发了创业激情,点燃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星星之火,全县大学生返乡、外出打工返乡、退伍军人返乡等各类“新农人”纷纷领办创办新型经营主体。截止目前,全县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农民合作社达到2190家、家庭农场341家,经营范围涉及蔬菜、林果、黄烟、食用菌、畜牧养殖和农产品、手工艺品加工、农业机械化、沼气服务等行业,入社成员达6.01万户,带动农户16.6万户,有160家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家市级以上家庭农场示范场受到表彰。
三是扩大“新农人”宣传。沂南县创新“新农人”宣传形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单页、海报、宣传册等多媒体、多形式、全方位、广角度地宣传“新农人”,帮助树立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县农业局与县电视台达成战略合作,自2004年开始对全县20余名“新农人”典型作持续跟踪报道,形成了强大的“新农人”创业舆论氛围。一大批如“卓好商贸”“汇鑫地瓜”“坤禾蔬菜”“孔明花生”“博云农场”“彦康黄梨”“布拉格”“桃本桃”“钮家沟”等“新农人”领办的新型经营主体脱颖而出,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