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地里因为光种棉花、大豆,农民收入很少,现在,十亩田不如一个大棚。”谈及如今的大棚种植,东营市垦利区垦利街道赵屋村党支部书记王洪光最有发言权,去年开始,他便带领村民在村里搞樱桃大棚,通过与东营泓阳农业科技公司合作对樱桃树进行专业化管理,取得了好收成。今年4月该街道举行桃花节期间,他们村的樱桃大棚便吸引了不少市民入园采摘,村民赚了个盆满钵满的同时,也将赵屋村的樱桃品牌顺利打响。
近年来,垦利街道把发展品牌农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向特色品牌农业要效益。筛选部分有特色、有潜力的品种,整合农业方面的资金,实行重点扶持、重点培育,引导农民专业合作,增强商标意识,鼓励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农产品的企业、合作组织等注册商标,严格按照“有机”“无公害”标准生产大米、蔬菜、瓜果,在全街道农业主产区实行了标准化生产、科技化驱动生产策略。
“原来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民一年最多也就挣2万多元,现如今我们成立了自己的生金水稻专业合作社,注册了自己的大米品牌,从购种、插秧,到管理、收割,再到加工、销售,形成了“六统一”规范生产模式,现在村民一年可以挣5万多元,老百姓们也越来越认可品牌农业带来的好处。”垦利街道七村“入海口”大米销售负责人罗述胜说。像七村一样,越来越多的农业企业和合作社都坚定了“品牌就是效益”的理念,开始打造品牌农业,形成了向名气响、质量优、效益好的高效品牌农业发展态势。
垦利街道还充分利用特色农业作文章,大力开发农业休闲游,积极打造“桃花旅游节”“蜜桃采摘节”“冬枣采摘节”等节庆活动,目前已形成以黄河口生态农业观光园为主的休闲农业特色区域,辐射带动了周边各村休闲农业的发展,园区周边农家特色游、餐饮休闲系列配套初具规模,形成了蜜桃、冬枣、香瓜、蔬菜等丰富的果蔬采摘活动,以及以农家特色菜肴为主的农家乐等多种形式的旅游项目,极大地促进了休闲农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各项产业发展,使旅游产业链更加紧密融合,休闲农业旅游产业呈现集群发展态势。坚持以精品旅游节庆活动为载体,打造旅游品牌,迅速提升旅游整体形象。休闲农业不仅在数量、规模上有较快发展,而且在品质、品位和特色方面也大幅提升,近几年打造出了“黄河口”香瓜蜜桃、“三合情”鸡蛋、“民丰社”大米、“入海口”大米、“故道菜园”蔬菜等品牌农产品,一个个独具特色的绿色产业基地,数十个走俏市场的特色农业品牌绚烂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