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郯城县实施精准招商引资,在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上打出“组合拳”,以大项目好项目带动全域旅游实现新突破。投资30亿元的郯国古城项目、投资10亿元的鲁地天沐(郯城)温泉开发项目,国家级旅游扶贫项目“鲁冰花园”以及郯城·艾肯美栗世界、中华徐氏文化园等一批旅游重点项目相继开工,形成了“中部古郯文化区、东部马陵山景观带、西部沂河景观带”的“一区两带”旅游发展格局。
深秋时节,有着3000多年银杏种植历史的郯城县遍地金黄,景色醉人。虽然连日来气温骤降,但在鲁地天沐(郯城)温泉开发项目建设工地上仍是一派紧张施工的繁忙景象。该项目是郯城县推进全域旅游的示范引领项目,由省地矿局、珠海天沐温泉集团、县政府三方共同投资建设,旨在打造集温泉度假村、古银杏森林公园、养老地产于一身,吃、住、游、娱、购、养于一体的银杏温泉特色小镇。其中,一期温泉度假村项目投资2亿元,占地180余亩,将于今年年底建成试营业。
据了解,该项目拥有全球最集中的古银杏森林、全亚洲最大的银杏雄树以及华北地区水质最好的金汤温泉。水温55℃,日出水量1440立方米,偏硅酸、锶、氟3种元素含量均达到医用热矿水的命名浓度,水质晶莹剔透且呈淡黄色,是国内十分罕见的至尊金汤。建成后,将成为国内第五代养老温泉的经典开山之作,年接待游客200万人次,实现消费总额15亿元,实现税收4000万元,并可吸纳带动2000余人就业,将有力提升郯城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吸引力,改变全市旅游“北热南冷”的局面。
抓好全域旅游发展,必须以高质量的规划作为引领,这是最根本的前提和保障。郯城县在发展全域旅游中,坚持规划先行,统筹考虑全县生态资源、特色产业、基础设施等综合因素,深入挖掘古郯文化、温泉养生、生态银杏、地质奇观等特色资源,高标准编制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为撬动社会资本进入郯城县旅游产业,该县设立了2000万元的旅游发展专项基金作为引子,并计划继续加大投资,对全县道路、水系、生态、建筑风貌、产业、基础设施、人文环境等进行综合规划和打造提升。
郯城在景区建设中,注重把全县当作一个大景区来谋划经营,全域按照景区的理念、景区的标准进行建设,将全县建设成为旅游观光的大公园、休闲度假的大乐园、养生养老的大家园。有序推进旅游项目体系建设,集中打造郯国古城、天沐温泉、美栗世界、徐文化园、马头古镇、银杏小镇等引擎项目,带动全县重点项目多点开花。在基础设施配套上,结合美丽乡村、城乡环卫一体化、乡村连片整治、“硬化+改厕”等工作,努力使游客出行更便捷、住得更有品质、吃得更具特色。
发展全域旅游,就是要充分发挥旅游业的拉动作用,加大旅游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力度,用“旅游+”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出新的价值、新的惊喜,产生“1+1>2”的效果。郯城县坚持全行业融合,聚力发展乡村旅游、养老旅游、健康旅游、文化旅游、休闲度假等新的增长点,形成综合新产能。开展“旅游+农业”,通过发展乡村观光、林下休闲、园中采摘、田上农耕、农家消费等旅游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旅融合发展。开展“旅游+文化”,加大对古郯文化、兵学文化、养生文化、民俗文化的整理发掘,强化文学作品宣传营销功能,利用文化活动、文化展览扩大影响。开展“旅游+商务”,发展建设特色商业街区,加大农副产品、文化商品、特色美食等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打造县域特色旅游商品品牌。开展“旅游+互联网”,充分利用网络、自媒体,大力发展电子商务,深化与大型电商平台特别是旅游专业平台的合作,推动旅游产品上线。
随着几大旅游重点项目的建成运行,郯城正在形成色彩斑斓、各具特色的现代大旅游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