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县 > 正文

 

茌平农民手握“三薪”进园区

2015-11-02 09:27:16    来源:大众日报    作者:李梦 字号: T   T
 

  “打工月挣2700元,土地补偿门头房租金800元,失地养老金210元,每月有近4000元收入,咱农民住楼房底气足着呢。”9月11日,茌平县振兴街道办事处马家坊村新区王吉胜给记者这样算账。
王吉胜住新楼之初的心情,与现在可不一样。“最初担心住楼房生活消费入不敷出,对搬进园区我很迷茫,也很排斥。”王吉胜的担心,也是几万名农民搬迁园区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由于城市整体规划、新农村建设、工业经济园区化推进,茌平县的振兴、信发、温陈、冯屯7个乡镇、140个村、1.5万户近3万多名农民要重新规划,其中1.4万余人上楼,进32个城乡园区,人均住楼面积30平方米。
有月薪,住楼房底气就是足。茌平县以农民进园区、生活要小康为目标,建立起“土地补偿、就业安置、社会保障”三位一体的“三薪”保障机制。3.6万名农民“三薪”收入3000元以上,有了经济基础,农民住楼就有底气。
就业安置领月薪。茌平县鼓励园区内企业就近吸收农民进厂务工。先后有9000名17岁—45岁的青壮年劳力参与了免费技术培训,顺利进入120家规模以上企业。此外,进园区企业凡是从事三产行业的,用工10人以上,可减免营业税,由此带动1.2万名农民进入餐饮、超市、物流服务业。这些行业的工人平均月工资2500元以上。同时,县委县政府还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集中安置5500名失地农民,从事绿化环卫等公益性工作岗位。
土地补偿领“租赁金”。该县坚持“凡征必补、凡补必到位”的原则,要求凡是补偿金不到位的项目,一律不予供地。同时,变货币补偿为“开发式”补偿,引导村集体和群众用土地补偿金从事开发性建设,让“死钱”变成“活资本”,实现了房屋租赁循环多次增值。房屋租赁形成了商业门头租赁和外来人员居住租赁两种,收入比较可观。目前,房屋租赁受益的农户达到了7000户,惠及1.4万名农民,户均年增收1.8万元。
政府养老领“保费”。茌平县还从解决进园区农民后顾之忧出发,为农村新园区建起了养老、医疗、失业、最低生活保障于一体的保障体系。采取政府、集体、个人共同出资的办法,为5788名30岁以上的失地农民办理了养老保险,县财政拿出1.5亿元注入失地农民养老金专户,确保60岁以上失地农民每月能领到200或260元的养老金。此外还加大了对失地农民医疗基金的投入,每人每年交纳20元医疗保险金,政府为每人配套发放40元。
“失地农民进园区,最担心的是生活得不到长期保障。”振兴办事处负责人邬美忠介绍,政府从增加失地农民月收入入手,让他们手握“三薪”,进入园区,居住环境改善,收入有稳定来源,生活有坚实保障,“这些事情做好了,农民就没有不喜欢进园区上楼的理由了。”

 
 
上一篇:文登特色农产品“触网”走俏全国
下一篇:寿光“破冰”县域养老事业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