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家年前刚建的养鸭场,年收入4万多元;今年他们又刚上了标准化的养殖大棚”。7月15日,面对德城区黄河涯镇焦庄社区养殖产业质的提升,“博士村官”温世勇如数家珍。
去年,温世勇从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专业毕业,通过山东省选调村官考试,考录到德州市德城区黄河涯镇焦庄社区任书记助理,成为该区有史以来首名“博士村官”。“读博士时,研究的大都是转基因等高新技术,我一篇SCI收录科研论文曾争取到50万元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毕业以后本来可以找个收入不错的工作,许多同学对我的选择不是很理解。”温世勇坦言,“其实我的想法很简单,我学的农学,就应该到广阔的农村去。”
焦庄社区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村,从事养殖业的有上百户。初到焦庄社区,温世勇发觉这里基本都是原始的散养状态,最大的养殖户也不过养了几万只鸡,百十头猪,接受系统的饲养管理、疫病检验和防疫知识更是少得可怜。他暗下决心,希望利用自己的专业所长,帮助焦庄社区搞标准化养殖。
首先,温世勇利用自己的人脉,请在正大、新希望六和、齐鲁制药、烟台易生等公司负责饲料、兽药和疫苗销售的同学搭桥,为养殖户购买厂家提供的优质让价饲料、兽药和疫苗。不少养殖户反映,每年光养殖成本就节省2000—3500元。
春夏季节是防疫的重点,畜禽疫病多发。温世勇见养殖户掌握的养殖技术有限,就手把手地教。“温博士快来帮我看看,我养的鸡这两天死了100多只了,怎么办呀?”养殖户老焦急忙找温世勇求助。温世勇将一只刚死不久的鸡进行解剖,初步诊断为大肠杆菌感染。随后,他指导该养殖户购买消毒剂对井水进行消毒,并投喂了庆大、氨苄和头孢等混合抗生素,疫情及时得到控制。“这饲料太干了,投喂时粉尘进入鸡的肺部,容易引起肺梗阻,因此,除了平时注意通风和保温外,还得在投饲料时喷点水。”温世勇指导说。除此之外,他还联系大学导师,为养殖户进行了3次远程养殖技术指导;联络外地大型养殖场,为16名养猪专业户提供了从仔猪育肥到成品猪出栏的大型养殖管理技术。
目前,温世勇帮助社区成立了养殖合作社,吸纳养殖户10余户,养殖户们不仅可以共享饲料、防疫、养殖等信息,还能联合与收购商议价,提高了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温世勇申请为社区引进了省畜禽标准化养殖扶持项目,争取到养殖新技术投资100万元。在温世勇带动下,养殖户们投资400余万元,新建标准化养鸡大棚10个,新增养殖面积12亩,肉鸡年出栏量翻了一番,养殖户平均年增收8万元以上。(大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