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暑期档的竞争已经拉开了帷幕,《大鱼海棠》、《摇滚藏獒》等儿童片,或萌逗,或奇幻,给孩子带来欢乐暑假的同时,也展开票房上的厮杀。
近年来,影视剧行业高速发展,加之电视、电脑等载体的进一步普及,儿童接触影视作品的机会和时间大大增加,国产动画片也似乎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但是长期以来,制作水平低劣、饱含暴力色情等元素的国产儿童影视剧广受诟病,因儿童模仿影视剧情节造成的伤害事件频频发生,不仅震惊整个社会,亦引起舆论的强烈关注和反思。提高国产儿童影视剧制作水平,出台影视剧分级制度的呼声更为迫切。
“少儿不宜”意识缺失
《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第二十九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有关单位或者媒体出版、播映不适宜未成年人阅读、观看的图书、报刊、影视节目、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以及网络信息等时,应当作出警示说明。国家广电总局也曾下发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电视台在观众收视最为集中的黄金时段,不得播放渲染凶杀暴力的涉案题材影视剧。尽管如此,这些法律法规都不属于影视剧分级制的内容,儿童受大众媒体的影响还是很深。
法律法规在影视剧分级上的不完善,对家长的教育角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事实上很多家长缺乏对孩子的监督和引导意识。在我国,电影分级制度迟迟没有出台。2015年12月19日,中国科学院脑科学博士陆宇斐推出了首个民间儿童影视剧分级制度——中国儿童影视剧分级标准(1.0版本)。根据该分级标准,《喜羊羊与灰太狼》,仅适合7岁以上儿童观看,《熊出没》则只适合10岁以上的孩子。但是这一分级制度并未变成社会共识,成为一个切实有效的行业标准。
浮躁难出精品
除了法律法规上的欠缺,儿童影视剧本身的制作水平也令人堪忧。山东省青年文艺评论家路军表示,国内的儿童影视剧主要是以动画片为主,还是在单纯地模仿国外大片的形式,很多模仿并不到位。“像《喜洋洋和灰太狼》系列,形式上没有新的突破,主题也很单调,因此一直在走下坡路,票房越来越差”。
针对动画片的良莠不齐,济南百丽宫影城总经理董文欣表示影城也会有选择地排片,“因为没有明确的标准可参考,我们只能是主动地去判断某些影片是否真的适合儿童观看,如果有暴力、性等元素,我们会减少排片。”她提醒家长也要多加留心,在买票的时候,最好提前了解一下影片的故事,选择适合孩子观看的。
董文欣直言,中国的动画片制作者过于浮躁。“有些动画电影一年一部续集,影片的质量可想而知。反观国外,2001年上映的《阿凡达》,在这之前筹备了很多年,到2017年估计才能出来第二部,对比来看这就是态度的问题。你想拍一部好片子,就必须沉下心来打磨剧本,观众对国产电影已经不像以前那么宽容了。”
动画制作要尊重儿童
近两年,《疯狂动物城》《小黄人大眼萌》《冰雪奇缘》等境外影片在中国的高票房和好口碑,让我们看到了国产动画片的不足。董文欣认为,国产动画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偏低幼”,“为什么我们更接受国外的动画片?国外动画是在教育成人去理解这个世界,理解孩子。但国内动画是倒过来的,教育孩子要怎么听话。”
路军解释说,真正的好影片,不管是家长带着孩子看还是自己看,都能产生很好的共鸣和反馈,主题宽到能让他们各自收获到不同层面的东西。“以《疯狂动物城》为例,动物主角备受孩子欢迎,它在抓住孩子童真心理的同时,又让成人从中看到了种族问题、社会的权力运作等成人话题。”
路军建议,“我们在制作儿童影视节目的时候,首先应该是把儿童当作一个自由的人来尊重。一方面挖掘幻想和童话的主题,开拓儿童的思维和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也需要解决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心理和生活中的问题。同时在表现手法上应该展现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结合家庭的正确教养,家长和儿童之间也需要有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