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机制驱动”,促精神内涵提升。学校以制度为准绳,切实增强青年教师的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专门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师德引领及考核激励机制,促进其职业道德的全面提升。为全面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大批善教学、懂管理、爱科研的青年骨干教师,学校建立“三段五品”的青年教师培养制度及考核表彰激励机制,利用教师节、妇女节、元旦等,对师德突出、成绩优秀的青年教师进行表彰奖励并大力宣传,形成崇尚先进、学习先进的良好氛围。
二是“学习带动”,促教师专业成二小。为使青年教师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学校成立“悦读点亮青春”青年教师读书会,组织青年教师阅读《教育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教育法规文件,及教育专著、文学名著,坚持每天读书两小时,做到读书有体会,读后有笔记和反思。学校还积极构建教研、科研、培训研修一体化建设机制,以每周半日教研活动、外出学习和网络培训为平台,通过青蓝结对,班主任结对,以及“四课三笔”,给每位青年教师配备优秀导师,筑牢青年教师的业务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为他们搭建快速成长的舞台。
三是“项目推动”,促学校内涵发展。学校积极吸引社会资金,不断加大奖教助学力度,在家委会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帮助和支持下,学校专门设立奖项,以表彰优秀青年教师。聚焦学校育人目标,学校成立专项研究小组,深入研讨学校培养目标和育人策略,围绕项目行动深入阐述行动过程,开展“教学成果研讨会”“金点子分享”等活动,形成课题专项研究,以推动教育教学的科学化和精细化。学校还设立教师成长项目,制定“教师三年成长手册”, 坚持问题解决行动研机制和问题导引法,让教师科学确立成长目标,规划自已的职业生涯。
四是“家校联动”,促教育教学提升。学校“三级家委会”的建立,创建家庭和学校的联系渠道,向家长们宣传学校,向学校反映家长们的意见,并协助学校组织家长、学生参与活动或协调家庭与学校之间的冲突等。“三级家访制”激励每位家长为学校工作献计献策,学校积极采纳家长的建议,使家委会良性运作。“家长护童队”“半日驻校办公”“家长开放日”等,以及家委会自觉承担起班级的一些事务,都极大地帮助青年教师腾出更多时间提升自我,紧抓教育教学,进一步加快了青年教师发展成为有内涵的“四有教师”的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