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潍坊寒亭区紧紧抓住“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契机,始终紧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目标,组织实施“双提升”工程,不断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努力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优质的教育,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持续、健康、优质发展。
一是城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近年来,寒亭区投资5.4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幼儿园79所,新增学位11240个。投资1404万元实施了取暖改造工程、校舍维修改造工程及午餐工程,全区43所农村小学全部撤煤炉换空调,一举改写了农村小学煤炉取暖的历史,全区农村学校全部建起了食堂,满足学生中午就餐需要。投资1290余万元建设录播教室、创客教室、数字化实验室及学校无线覆盖,实现了优质资源集成共享。投资299万元,用于学校开展延时服务,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相关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今年,寒亭区紧紧抓住 “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市区”创建契机,启动实施了以“美化、绿化、硬化、亮化、运动场地塑胶化、校园文化和拆旧改丑、改造提升”为主的学校“六化两改”提升工程,工程总项目834个,规划投资达1.15亿元。通过“六化两改”,为广大师生提供了优雅舒适的工作学习环境。
二是教师队伍素质全面提升。寒亭区每年拨付100万元专款用于校长、教师培训,先后组织各类教师培训1万余人次,开阔了教师队伍视野,提升了办学水平。不断加大教师引进力度,近三年招录新教师510名,教师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县管校聘”改革持续深化,城乡干部教师交流成为新常态。在农村中小学推行了专业教师“走教”制度,有效缓解了专业教师不足和教师结构不合理问题。
三是区域教育特色初步形成。以发展校园足球为突破点,不断加强体育、美育教学,投资20万元举办了寒亭区足球训练营。校本课程改革实现历史性突破,区外国语小学非遗校本课程代表山东省参加了全国成果展。全区4处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处学校被认定为山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1处学校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篮球特色学校。教育活动始终聚焦于孩子们的核心素养,在全市率先启动了研学旅行工作,全区2万余学子在“行万里路”中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是教育教学质量实现新跨越。通过开展“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年”活动,依托诊断反馈式教研、跟踪式教研、德育创新机制三个平台,实施阅读提升、数学提升、英语提升、艺体提升四大工程,大幅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高考成绩连上台阶,2018年,寒亭一中本科上线人数突破千人大关,学生徐婉婷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在山东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评选中,寒亭区4项成果获奖,其中一项为特等奖,寒亭区的家庭教育、艺术教育及科技创新项目分获潍坊市政府成果奖,这在寒亭历史上是空前的。今年,投资100万元设立区政府教学成果奖和寒亭名师奖,进一步加大对教育教学成绩突出教师的奖励力度。
五是校园安全稳定资助工作全面加强。全面实施校园安全网格化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全区所有学校及幼儿园安装一键式报警并接入公安专网,校园视频监控实现全覆盖,2018年,区委区政府拨付专项资金510万元用于加强校园安保力量,所有学校实现了保安专职化,全区校园安全环境明显提升。进一步完善了“三级联动”服务平台建设,形成了集办政策咨询、信息公开、投诉受理、舆情回应、家校联系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惠民服务平台,各项教育惠民政策全面落实。今年以来,先后发放各级各类助学金242.15万元,受助学生3455人,为193名家庭困难大学生申请助学贷款154.88万元。办学群众满意率达98%以上,教育投诉量全市最低。
六是中小学党建工作成效明显。今年6月份,根据上级统一要求,区委调整完善了区教育党工委班子,由一名区委常委兼任区教育党工委书记,负责全区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同时,成立教育局党委,负责局机关及区直学校党建工作。各街道设立教育党总支,受区教育党工委和街道党工委双重管理。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共有党员1039名,设党委1个,党总支6个,党支部55个。始终坚持用党建统领教育教学全过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构建起“一三五九六”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今年成功打造完成寒亭一中、潍坊文昌中学两所党建工作示范点,去年,潍坊东辰育英中学、潍坊博海学校学校被评为市级“两新”组织党建示范点。东辰育英学校为全省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推进会提供观摩现场,受到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领导的高度评价。(潍坊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