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管理与考核,进一步撬动教师参训积极性,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临朐县充分利用学分登记管理杠杆,建立“差额化”学分登记管理新机制。
一是加强过程监控。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由承办科室和所在学校成立培训质量评估小组,通过考勤、学习状态、作业完成、集中测试、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对参训学员进行评价,作为登记学分的主要依据。培训满意度作为下年度该培训项目是否开展的重要依据。
二是实行任务驱动。为提升培训后延效果,由承办科室或所在学校,组织参训教师通过制作简报、撰写心得、举办二次培训(市级及以上培训,原则上必须举办二次培训)等形式,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培训实效,实现培训效益最大化。
三是规范学分登记。为改变过去学分认定“吃大锅饭”的问题,建立“差额化”学分登记管理办法,由承办科室和所在学校根据学员综合表现、培训质量评估及任务驱动等情况,差额确定学员参训学分,按培训学分的100%、90%、70%、40%进行登记,对于迟到、早退的学员,直接确定为较差等次,对于无故旷课的学员不登记继续教育学分,并进行通报批评,以此调动教师参训积极性,保证培训质量。(潍坊市教育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