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在文登区宋村镇李龙文化山会现场,“龙母大饽饽”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围观。图片来源:威海日报记者 刘志鹏 摄
山会上的歌舞表演。图片来源:威海日报记者 刘志鹏 摄
开心逛山会。图片来源:威海日报记者 刘志鹏 摄
百米寿宴。图片来源:威海日报记者 刘志鹏 摄
3月29日,农历三月初二,是传说中秃尾巴李龙王母亲“龙母太”的诞辰,李龙文化山会如期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聚集到宋村镇回龙山,逛山会、看表演。
李龙文化山会是文登重要的民俗文化节会之一。宋村镇将丰厚的文化资源、特色的农产品等转化为文化产业优势和经济发展优势,推动宋村镇特色绿色健康农产品和生态观光农业的发展。
祭龙母,传承非遗文化
当日上午,回龙山上彩旗飘飘,人声鼎沸,上山路上挤满了游客。山顶上,主会场的文艺演出精彩纷呈,吕剧清唱《为亲人细熬鸡汤》、黄梅戏《谁料皇榜中状元》、京胡演奏《迎春》等,以优美动听的唱腔,生动风趣的语言,博得阵阵叫好声。除了各种传统文化表演,还有歌舞、相声、魔术表演陆续登台。来自周边村的村民,也搭起台子,表演秧歌、舞龙、民间小调,受到了游客们的欢迎。
8时,村民抬着龙母像开始登山祈福,行进过程中被游客们挤得“水泄不通”,大家纷纷拍照合影。活动结束后的大饽饽成了游客的抢手货,大家纷纷前来品尝。“李龙山会办得越来越好了,现场节目也很好看。”游客刘晓涛说。
宋村镇山东村党支部书记林乐清介绍,李龙文化是中国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秃尾巴老李的传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李龙王仁怀天下、孝感苍宇,一直深受世人的崇敬和爱戴,李龙王恋母情深,其母死后,将龙母坟迁至回龙山上,每年三月初二,人们就会逛李龙文化山会,该风俗一直延续至今。
此外,山会大集上的商品也非常丰富,游客们不但能购买到草莓、苹果、核桃等多种特产,还能品尝到铁板鱿鱼、大麻花和冰糖葫芦等小吃。
百寿宴,倡导孝道精神
上午11时,李龙文化山会“百寿宴”开席,红色桌布铺设的百米长餐桌两旁,坐着附近村庄65周岁以上的老人。餐桌上,摆放有大饽饽、炸刀鱼、豆面菜团、白菜猪肉炖粉条等文登特色菜,老人们有说有笑,村里服务人员更是周到体贴,场面温馨和谐。
餐桌旁的舞台上,京韵大鼓《前门情思大碗茶》、胶东大鼓《文登小吃美名扬》、歌舞《故乡是文登》等节目精彩不断。
宴席旁,由非物质文化遗产胶东花饽饽习俗传承人、米山镇村民王爱凤制作的“金龙”花饽饽,格外引人注目,她通过面塑艺术的演绎,将回龙山的“龙文化”演绎得惟妙惟肖。王爱凤说:“这个作品制作了1个月,最费劲的就是龙身上的鳞,每片鳞上渐变的三种颜色是用三种颜色的面捏压在一起形成的,这些鳞是一片一片安上去的。”
百寿宴,倡导的是孝道精神,提倡村里的年轻人都孝敬老人,尊重老人,让老人们感恩社会。“菜色虽然普通,但是老人们都很高兴,也很满足。举办寿宴的目的就是借用李龙王的孝道来教育后人,祝福村里的老人们健康长寿。”林乐清说。
本次李龙文化山会,为百姓奉献一个积极向上、文明时尚、和谐欢乐、国泰民安的民俗盛会,让大家在逛、赏、品、尝、购、娱中,感受文登的风采和韵味。(威海日报记者 张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