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记者于悦
38件汉代铁器创下多个第一
2009—2010年,魏家庄片区发现了168座汉代到元代的古墓葬,汉代墓葬就有122座,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多座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后,出土了500多件各代文物,其中包括38件汉代铁器。
“以前也零散地发现过济南冶铁的痕迹,这次没想到能发现这么多。”济南市考古所所长李铭表示,这次考古创下了济南乃至全国考古史上的多个第一,如一次性出土铁鼎和铁剑包括铜器是历史上最多的,出土地是济南地区汉代至宋元时期最大的墓葬群,也是济南城区考古面积最大的一次。
全国最大规模的铁器文物修复
铁器长期浸泡于地下水中,埋藏环境复杂,使得表面被锈蚀层严密覆盖,铁器的本体强度、密度均已产生剧烈变化,化学稳定性大大降低。
“铁器容易氧化,修复起来难度大。”李铭称,这些铁器的出土数量之多和密度之大为国内罕见,对研究汉代济南乃至山东地区的冶铁史、科技史、丧葬史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济南第一次向国家申请资金修复,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了修复项目组。
经过两年半的努力,去年6月,铁器修复通过了国家专家组的项目验收。这成为济南乃至全国最大规模的一次铁器文物修复工程。
印证济南冶铁业技术先进
“这些铁器足以证明济南在汉代冶铁业十分发达。魏家庄考古发掘更印证了这一点。”李铭说。2005年,济南运署街考古发掘曾发现汉代大型冶铁作坊遗迹,属于山东首次发现。
章丘冶铁历史悠久,西晋年间,济南城曾从现位于章丘龙山的东平陵城搬迁到如今的位置。李铭称,济南城当时经济比较发达,从出土的铁器中也能看出当时铁器制作的完备和技术的先进,“济南可以称得上是冶铁之都。”
“一个民族文明体现在文字和金属器的使用上,济南现在既有大辛庄的文字,又有魏家庄的铁器,足以说明古代济南城文明的先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