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频道 > 文化 > 正文

 

山东:39万余件历史文化资料展品留住乡情乡愁

2016-05-23 08:52:10    来源:新华社    作者:周科 字号: T   T
 

   翻牛槽、跳房子、打弹珠……这些传统的儿时游戏,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而在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汀罗镇前关村的历史文化展示馆内,几位年长的村民仍在上演这种儿时的情怀,吸引了许多游客驻足观看。

 
  “现在的孩子,用电脑,玩手机,爱打那些电子游戏。而我们小时候玩耍的游戏,他们连名字都叫不上了。”村民杨立民说。
 
  为留住乡村记忆,山东省自2015年底全面启动县及县以下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截至目前,全省纳入考核范围的105个县(市、区)已经完成县域历史文化展示工作,121个乡镇(街道)、268个村居(社区)建成了历史文化展示场所,共收集各类记录农村发展足迹的农耕工具、生活用具等历史文化资料展品39万余件。
 
  利津县有着丰富的盐文化、河海文化、垦荒文化、移民文化等资源。在陈庄镇爱林一村历史文化展示馆,两位农妇只身坐在炕上,现场展示了传统纺线,再现了当年“唧唧复唧唧,农妇当户织”的乡村居民生活场景。除了旧式纺线机外,旧钟表、老桌椅、黑罐子等难得一见的老物件摆放得鳞次栉比,院落内还有磨盘、农具和大车等。
 
  在割草窝村历史文化展示馆里,簸箕和斗、草帽和蓑衣随处可见,两位70多岁的大爷正在展示传统非遗手工艺--草编。75岁的崔汝章老人是该村手工编织技艺的代表之一。他说:“目前整个村里700多人口,只有3位老人还在坚持草编。我的年龄越来越大了,怕有一天就编不动了,希望有年轻人能传承下去。”
 
  记者在多个历史文化展示场所看到,除了农用的老物件外,还有商用的货郎鼓和担子、钉马掌床子、旧式缝纫机、放映机、老秤砣等物件。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村落和乡村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变迁,收集和集中展示传统历史文化载体,能最大限度留住人们的乡村记忆和乡情乡愁。”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说,历史文化展示工程是文化扶贫的重要载体,山东各地除了利用展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精神扶贫”外,还要通过举办各类专题展览,尤其是非遗生产性保护展、非遗衍生品创新成果展等,让历史文化资源为人们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和智力资源支撑。“十三五”期间,山东将继续完成乡、村两级历史文化展示,建立县乡村三级历史文化展示体系。
 
 
上一篇:戏曲唱响黄河边
下一篇:邹城峄山乡村记忆博物馆:展示农耕文化 保留乡村记忆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