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1日,“美丽非遗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年俗活动在济南启动。图为小朋友体验木版年画制作。 杨晓卫 摄
“美丽非遗迎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年俗活动11日在济南启动。济南皮影、面塑等20多个与春节文化有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据统计,羊年春节期间,山东各地将开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318项。
当日,济阳鼓子秧歌、手龙绣球灯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项目进行了“扭着秧歌过大年”展演,山东全省20多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现场进行展示。进入山东省文化馆大厅,孩子们专业的京剧表演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木板年画、扑灰年画、青州花键、济南皮影、胶东花馒头……每项非遗展示区域前都有市民前来询问。
12岁李伟成一番青州花毽展示吸引众多观众驻足观看,他灵活地将毽子踢到半空又接住,变化多种花式,赢得阵阵掌声。“青州花毽是青州传统的健身项目,类似于武术的招式,它目前有108式,每个招式名都与古青州的地理文化相连。看了整套青州花毽,就相当于欣赏了一遍青州古城名胜古迹。”年过七旬的李贤臣是李伟成的外公,也是国家级非遗青州花键的第三代传承人。8岁开始踢花毽的李贤臣说,每逢过年过节,大家就会找个空旷的地方集体踢毽子,既锻炼身体又长知识。
聂家泥塑展示台前,聂臣希和聂鹏父子正忙着跟观众讲解高密泥塑老虎的传统和玩儿法。今年,聂鹏只做了十几对“会叫的羊”受到广泛欢迎。“高密泥塑最大的特点就是‘会叫’,因为泥塑固定的形式,创新还挺难的。但是我每年都会尝试做当年的生肖。”聂鹏是90后,受家庭影响对泥塑非常痴迷,他的愿望是,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让世界上更多人了解这项民间手艺。“现在过年送礼很多人也会选择民俗文化礼品,一套高密泥塑也是不错的选择。”聂臣希补充说。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东省文化厅厅长徐向红,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王红勇,山东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国琳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几百名老百姓观看了启动仪式和非遗展演。
王红勇说,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生活的典礼和仪式,凝聚着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基因。春节是最具有传统文化内涵的节日,也是最具有凝聚力的节日。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民众,民众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人。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年俗活动,不仅能够让人民群众欢欢喜喜过大年,而且能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生活,对于发挥齐鲁传统文化时代价值,丰富基层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扎实推进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春节期间,山东省各地、省直文化系统各单位将开展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展示活动318项,预计参与人数达310多万人。活动时间自2月11日起,至3月6日结束。是山东近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一次非物质文化遗产春节年俗展示活动。(杨晓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