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频道 > 历史 > 正文

 

老物件凝聚乡愁 禹城沙河辛村建起“乡村记忆馆”(图)

2015-03-04 15:31:13    来源:德州晚报    作者:汤锦瑶 朱倩倩 王俊生 字号: T   T
 

 QQ截图20150304112543

QQ截图20150304112606

  老式电话、缝纫机、二八大梁自行车、织布机、竹筐、耙子、土炕、耧车……这些老物件,现在都已经很少能够见得到了,而在禹城市辛店镇沙河辛村的乡村记忆馆中,陈列着2000多件这样的老物件。“乡村记忆馆”分为家风家训展厅、情境展厅和世纪展厅三部分,通过带有历史记忆物件和富含激励意义的图片、文字,记录着沙河辛乡村发展轨迹、民俗风情。这些近年来少见的老物件,在乡村记忆馆中被放上了标签,勾起人们浓浓的追忆情怀。

1.火炕、锄头、镰刀,乡土特色浓郁

走进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沙河辛村民的正能量照片——温馨的全家福,好婆婆、好媳妇等家庭模范,爱岗敬业、勤劳致富等先锋模范;此外,还有各种承前启后、历代相传的箴言家训。榜样的力量、家训的警句,引人深思,催人上进。

乡村记忆馆中最吸引人们眼球的,是农村火炕、老式锄头、镰刀等生活用品和农业手工业器具,这些展品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使人回想到早年的沙河辛“抬头沙迷眼,走路陷脚腕;风吹嘴含沙,浑身飞沙粘”的艰苦岁月。

“在我们建馆过程当中,发生了很多感人的事。以这个织布机来说,我们这里有位老人,别人听说她有这个织布机,高价来收购,她没有舍得卖,但是听说我们建这个馆后,80多岁的她就主动给我们送来,并给我们安装上。”指着馆内一架老式织布机,记忆馆负责人李成强介绍说。

2.唤起老人记忆,拓宽晚辈见识

  据了解,乡村记忆馆成立于2014年9月,近200平方米,这里的藏品都是当地村民提供的,从经济价值上看,谈不上价值连城,但正因为是当地村民提供的,是以反映地方民俗生活为亮点的,因此这些乡土特色鲜明的老古董足以唤醒人们儿时的记忆,也足以让一些后生晚辈们开开眼界。世事沧桑,这些散见于民间的物件都是宝贝啊!

村民王正花来到这个村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里经过一生中最艰难的岁月,更享受着现代化的幸福生活,亲身感受着农民生活变化,见证着时代变迁,更为记忆馆的建设跑前跑后地忙活着。“看到老家具,就想起那时候的艰苦生活来了,那时候经常挨饿,也吃过野菜,现在的生活很知足也很幸福。”

 3.为了“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

辛店镇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乡村记忆馆?

2014年2月,禹城市辛店镇被确定为“乡村连片治理”试点乡镇以来,大力改善村容村貌的同时,以乡村文明行动为引领,着力打造“生态、宜居、幸福、文明、和谐”社区,持续开展以村训、家训传承为重点的村风传统教育,以勤俭、诚信为重点的四德文明教育。

建设这个乡村记忆馆,在展示和记录村史的同时,让村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更好更全面地了解这方水土,了解村情村风,使之成为“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载体工程。

延伸阅读》今年辛店镇8个村庄将改造

  2014年2月,禹城市规划局参与了对辛店镇“乡村连片治理”工作,对张焕、前赵、张西尧、西梁、苏庄、沙河辛、陈楼、大秦8个村庄在村容村貌上提出规划意见,完善整治方案。这些村庄开展以“三清五化”(清理粪堆、垃圾堆、柴草堆,开展硬化、净化、亮化、绿化、美化工程)为内容的连片治理。

受益人口达3080人。项目总投入2075万元,其中省财政奖励1000万元,市、县财政配套500万元,整合其它资金539万元,村民投工投劳36万元。2015年,辛店镇启动新一轮“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的申报工作,选择8个乡村进行项目建设规划。

禹城市规划局规划设计院积极配合辛店镇政府推进“乡村连片治理”规划工作开展,经前期现状调查,实地勘测,在基础资料收集完备的前提下,现规划方案正在进行中。(记者 汤锦瑶 通讯员 朱倩倩 王俊生 摄影报道)

 
 
上一篇:济南游故地 云庄知何去
下一篇:济南古代名胜:华不注与趵突泉被称"济南二奇"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