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蒙山旅游区立足当地实际,充分挖掘特色,将红色沃土和绿色宝库相结合,坚持把革命精神和革命优良传统教育作为“精品课”,以现场授课、参观党群同心纪念馆、走共产党走过的田间小路、重温入党誓词、吃农家饭等形式和载体,着力打造了以李家石屋村为依托的党性教育基地,并且成立旅游公司,以红色资源带动绿色发展,不仅加强了党员干部教育,还让老百姓过上了好日子。
蒙山是沂蒙革命根据地的桥头堡和前沿阵地。蒙山党性教育基地依托这里保存完好的自然环境、山路石屋、梯田河坝、蒙山县委旧址和不同历史时期的战斗生活物品,来诠释最本真自然、最原汁原味、最可歌可泣的沂蒙老百姓“坚定不移跟党走、艰苦奋斗不低头、坚韧不拔有追求”的“三坚精神”。一直以来,蒙山旅游区始终着力推进建设干部教育培训红色现场教学示范基地。基地按照“教育、观赏、体验、参与、品味”的功能定位来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梳理提升,突出“红色、绿色、智慧、养生”沂蒙山四大主题,邀请熟悉沂蒙精神、沂蒙民俗文化的专家教授和专业规划设计专家、团队,按照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之后三个不同历史时期,让党员干部在最自然、最真实的环境和状态下,通过参观老县委旧址,体验艰苦奋斗,参与农耕生活,品味农家饭菜等过程来接受教育,从而发自内心地体悟为什么党始终“一心为人民”,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为什么“永远跟党走”,各级党员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怎样始终“坚定不移跟党走、艰苦奋斗不低头、坚韧不拔有追求”。
2013年6月,蒙山党性教育基地正式建立。基地以体悟式教学的理念,呼吁广大党员深入自然,重走先辈的革命路,受到了各界的认可。蒙山党性教育基地先后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列为全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学基地。基地坚持走出展馆、展室、图片资料和运用声光电模式,立足自身特点,突破传统模式,打造回归历史、体现自然、参与互动、独具特色的党性教育和群众路线教育体悟基地,通过党员干部在山水之间和自然状态下的亲身体悟,升华心灵境界,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文化。
为了增强培训效果,2016年蒙山旅游区对场所进行了重新打造,增加了重温入党誓词、党员画像、党员廉政教育等主题内容,进一步将历史与现实“结合”,抓住了干部学习的“兴奋点”,找准了触发激情的“切入点”,真正实现了党性教育的最终目的。
目前,蒙山党性教育基地已有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直机关党校、国家林业总局和市县(区)各级班(批)次188个、19600多人次到基地接受教育,并已被临沂市委组织部和沂蒙干部教育基地管理办公室确定为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之一,被临沂市委党校、市行政学院、市社会主义学院确定为教学科研基地;《半月谈》2014年第一期以《山东蒙山旅游区:以“红”带“绿”实现华丽转身》为题,对蒙山党性教育和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基地进行了专题报道;中央电视台一套、四套、七套、十套和新闻综合频道分别来此拍摄《蒙山百家宴》、《远方的家——— 美丽中国乡村行》、《沂蒙山里过大年》、《地理中国》等专题片和专题节目。
不仅如此,为了让老区人民过上好日子,旅游区管委会立足蒙山人家实际,充分挖掘蒙山人家村独特的生态和旅游资源,成立了蒙山人家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在村里成立了旅游合作社,引导全村各户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发展生态游、乡村游、回归游、寻梦游,发展农家乐、采摘园、田园民居等旅游经济。
近年来,随着自驾游的持续增加,乡村游群体与自驾游群体交相融合,乡村游愈加火爆。蒙山管委会瞅准商机,在利用红色资源开发乡村旅游景点的同时,积极发展农家乐经济,结合“美在农家、富在庭院”活动,倡导村民“改厨、改厕、改水”,美化环境,仅在蒙山人家景区打造特色农家乐30多家,增强了景区的旅游接待能力。
蒙山管委会还对景区内农家乐进行了规范化管理,利用老百姓居住的石屋,统一风格进行提升改造,同时加强对农家乐经营户的培训,利用蒙山旅游集团宣传平台,统一对景区的农家乐进行宣传营销,出现了很多广受欢迎的农家乐。
“游沂蒙乡村、住田园民宿、吃农家饭、干农家活儿、体悟红色历史文化”,随着长征胜利80周年到来之际,蒙山人家党性教育基地持续升温。仅今年上半年共接待中央党校等全国各地学员300余人。黄金周、小长假等旅游高峰时节更是游客爆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