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邹城首届冰雪旅游节热闹非凡。在邹城三大滑雪场之一的绿鑫春滑雪场,前来体验滑雪的游客络绎不绝。仅在开业期间,单日游客数量就突破了两千人。巨大的人流量给景区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但在现场却看到,检票处、雪具取用处、更衣处、问询处等各个功能区的工作有条不紊,游客们在景区工作人员的疏导下,依次排队等候入场,整个场面显得井然有序……
“游客的文明程度提高了,插队、加塞的情况减少了,很多游客还很自觉地把随身垃圾带离雪场,给我们工作人员减轻了在维持秩序和卫生清理方面的压力。”雪场管理人员房经理说。
游客素质的明显改观不是偶然的。就在几年前,邹城的各大景区还和全国其他景区一样,头疼于各种不文明行为。乱扔果皮、随地吐痰、插队加塞、乱写乱画等现象 层出不穷,给景区管理乃至城市形象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想抓好文明旅游工作,引导提升旅游者的素质是根本。”邹城市旅游局监督管理科科长刘林说。近年来,邹城市旅游局多次利用“国家旅游日”等活动,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册、LED屏幕播放等形式开展文明旅游宣传。还通过邹城旅游官方微信等媒体对《旅游法》、《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等相关内容进行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和参与提升公民旅游文明素质行动。在各旅游景区出入口、游客中心、步行道旁等区域增设文明用语标识、提示语,对旅客温馨提示。同时, 严格贯彻落实国家旅游局研究制定的《游客不文明行为记录管理暂行办法》,着力提升了公民文明出游意识。
“文明旅游工作不仅要求提升游客素质,景区建设也要跟得上。如果服务差、设施差,游客们感到不方便,不满意,其不文明行为也会增加”。为了杜绝旅游行为的“破窗效应”,邹城市旅游局在景区建设上狠下功夫,对照A级景区标准,不断提升各项设施服务。截至目前,邹城市成功创建了2个4A景区、10个3A景区、7个2A景区,继完成了全市362家农家乐改厨改厕工作后,2016年又计划新改建130多处旅游厕所。在邹城的各个景区,垃圾桶、吸烟处、卫生间等基础设施已初步完善,游客在景区再无“后顾之忧”。
此外,邹城市旅游局还积极组织旅行社、星级饭店、A级景区签订《济宁市旅游行业提升文明旅游素质承诺书》,引导旅游企业和从业人员自觉规范经营行为,20余家旅游企业主要负责人承诺为市民和游客提供文明优质服务,营造“规范经营、理性消费”的旅游环境。信守合同,做到各项服务明码标价,合理收费,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标准、内容提供服务。确保游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营造安全优良的旅游环境。做好文明旅游引导,让邹城人成为国内旅游、出境旅游的文明使者。
“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文明’是一条硬标准”。邹城市旅游局局长刘强说,“下一步,邹城将以文明城市创建作为抓手,进一步创新文明旅游宣传方式,推进各项软硬件设施建设,加强旅游市场违法行为整治力度,建立导游和领队全程文明旅游宣传引导责任制,让文明旅游真正深入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