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联合国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峰会组委会为费县颁发了“世界长寿之乡”牌匾,费县成为被联合国老龄事业可持续发展峰会严格审核达标通过的全国两个“世界长寿之乡”之一。借助这张闪亮的“世界名片”,费县奏响产业融合发展之曲,以全新的姿态迎向世界。
荣获“长寿之乡”的国际殊荣,费县可谓实至名归。“费县人口平均寿命已达到78.08岁,80岁以上人口占 60岁以上老人的17.8%,均高于‘世界长寿之乡’的指标标准。今年,费县百岁以上老人已有128位。”在费县老龄办,我们得到这样一组耀眼的数据。成绩的背后,是费县“生态建设”战略的坚实支撑。作为长寿养生胜地,费县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费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森林覆盖率达到43%,境内蒙山绵延120余公里,每立方厘米大气中负离子含量多达220万个,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
为了绿水青山,费县将“生态优先”贯彻到底。“这些年来,我们镇工业项目一律不上,养殖项目一律不上,可仅核桃树一项就栽了200多万棵。”费县西部的朱田镇党委书记黄宗国介绍说。得益于优良的自然生态环境,现在的朱田镇早已打响了“秀美朱田,寿养福地”的名牌,成为远近闻名的生态之乡。“我们已经规划在苑上附近打造一个大型养老养生基地,可供8000人休憩养生。”黄宗国说,目前该项目已经启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费县深入挖掘和利用该县生态环境、传统文化等各具特色的资源优势,深化产业融合,延伸产业链条,打造一批深度融合、互促发展的大项目,叫响了独具特色的费县品牌。
在北部的薛庄镇,一个总投资达50亿元的大型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这就是鲁商集团投资的天蒙旅游区项目。这个项目将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塔山天主教堂、蒙山寺、玉皇顶等蒙山自然人文景观通过登山索桥、游步道等配套设施连成高端生态旅游线路,将其建成集山地生态、生态农业和休闲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型人文生态旅游度假区。
“正是我们有着这样的生态环境、文化资源,所以才能引来这样的大项目、好项目。”薛庄镇党委书记孙庆星介绍,2016年前,天蒙景区将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届时该镇将依托景区,充分利用“天然氧吧,避暑胜地”的优势,围绕特色景区建设欧式风情小镇、茶棚谷医护疗养型养生度假村等高端项目集聚区。同时,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养生等项目也将集中开发。
在全县,费县根据“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和“一体两翼”发展布局,推动文化旅游、长寿养生两大经济板块深度融合,以“文旅寿养”一体化布局引领县域综合发展,实现产业提升、经济转型。立足于文旅寿养深度融合发展的目标定位,费县把全县作为一个大旅游区进行规划。规划中,加强文旅寿养产业发展规划与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建设、“两区同建”等规划的有机结合,与相关产业规划的有效对接,实现文旅寿养项目与中医药、宗教、农业产业园等其他各类经济社会发展项目统筹规划、同步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