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寿光市体育局围绕体育设施建设、体育品牌赛事打造、体育跨界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领域,实干创新、精准发力,在提升城乡公共体育服务水平和繁荣城乡体育上取得了实效。
搭好服务框架
提升城乡公共体育服务水平
寿光市体育局在不断强化财政资金保障的同时,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到农村投资体育场馆设施,多渠道夯实城乡体育设施基础。目前,县财政投资10亿元,在城区配套完善了游泳馆、体育馆、体育场等大型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全市975个行政村体育健身设施实现全覆盖。弥河金海湾自行车运动主题公园、汇林健身中心等社会力量投资建设的体育健身场所达30多处。投资7000多万元正在建设的新体校项目,被列为寿光市文化名市建设支撑项目,预计年底竣工。今年,寿光市体育局以体育精准扶贫和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争取上级资金为全市10个村、10个省定贫困村和10个社区配套了体育设施。在全市15个镇(街区)全部建立了体育总会,引导全市城市社区和农村成立健身活动站点600多处,城乡逐步形成了以市体育总会为主导,镇(街区)体育总会、文体站以及农村健身站点为依托的三级全民健身组织网络体系,指导帮助周边群众开展体育活动。目前,城乡各具特色的体育俱乐部、体育类咨询培训公司发展到20余家,每年培训5万余人。
寿光市体育局注重强化科学健身指导,累计培训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2244名。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体质测定“五进”服务(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镇村、进社区),每年体质测试人数达1000人次。同时,还邀请省和潍坊市全民健身专家到寿光市举办太极拳、瑜珈、工间操等全民健身项目培训班,向城乡居民普及体育科学健身知识,提供专业健身指导服务,切实提升了人们的健身意识。
丰富服务内容
积极培育城乡体育品牌赛事
去年以来,寿光市体育局组织举办了“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半程马拉松赛、中外拳王争霸赛、中美篮球对抗赛、中国城市足球锦标赛等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10项,3年来组织举办的国内外高端体育赛事达到60项,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高端体育盛宴。多项深入人心的品牌赛事连续多年举办,参赛人数逐年增多,且已经形成了品牌影响力。从2015年起举办的“全民健身日”万人健步行活动已连续举办了三届,每四年一届的全民运动会目前已举办了七届,每年都联合教育等部门组织举办全市中小学生六大联赛。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寿光市体育局积极开展“体育下基层”活动,将趣味体育运动会、“体育之星”等体育元素融入乡村文化艺术节,全面丰富城乡居民体育生活。精心筹备举办了台头镇首届“振兴杯”乡村运动会,将趣味运动会项目整体打包带入基层,为基层群众组织开展喜闻乐见、农村气息浓郁、贴近农民日常生活的体育活动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创新服务模式
推动体育旅游休闲融合发展
寿光市体育局积极探索整合体育、旅游、休闲等各方面资源,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体育休闲旅游产业。其中,在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先后建设了篮球场、网球场、游泳池、门球场、钓鱼基地,逐渐形成了集体育、休闲、民俗文化等多种元素于一体且具有地域特色的产业发展新模式。在弥河风景区,整合周边凹地、堤坝等资源,打造了占地面积45.7万平米,总投资约5000万元,集“运动+休闲+生态+时尚”于一体的弥河金海湾自行车运动高端主题公园。在巨淀湖风景区,规划建设了龙舟赛道等体育元素基础设施,全力打造集现代农业、体育休闲旅游等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乡村旅游综合体。
寿光市体育局还创新“体育+旅游”“互联网+体育”等模式,开展了“体彩木屋进景区”活动,先后在该市3个国家级4A级景区配套安装了“体彩小木屋”,进一步拓宽体彩销售渠道,在4A级景区先后承办了山东省门球比赛、潍坊市第五届老年人运动会门球、钓鱼比赛以及寿光市首届龙舟大赛等多项群众体育活动,实现了体育与旅游的融合发展。
今年,建设时融入体育旅游元素的寿光铁路主题公园投入使用,整个公园全长6.18公里,贯穿城区南北,慢跑道、自行车绿道贯穿整个场地,羽毛球场、网球场、篮球场、门球场、足球场等各类球场点缀其中,为周边市民及旅游观光人群提供了一个健身休闲的好去处。此外,今年寿光市将在洛城街道滨河区域建设约2.8平方公里的“鲁能·悦动”生态城,项目建成后,可为8万人提供体育休闲、颐养健康、生态运动等现代生活服务,成为辐射寿光市及周边地区约300万人的现代生活中心。(姜振 武成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