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足球联盟主席谁当?按照新的规定,中超和中甲32家俱乐部中只要三家俱乐部共同推选一名人选,该人选就可以成为职业联盟主席候选人。32家中超、中甲俱乐部,最多可推选10名候选人。
职业联盟主席和中国足协主席人选一样,不仅仅是懂足球专业那么简单。身处这样的职位,更重要的是为整个中国足球和职业联盟服务,必须有足够的人脉和能力协调各种行政资源、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否则,只是凭一家社团机构,很多事情将变得复杂而难办。
在确定职业联盟之前,先要推选出职业联盟主席的候选人。根据目前的共识,担任职业联盟主席的人,不能是职业俱乐部的投资人,这使得人脉颇深、社会资源丰富的许家印、王健林等不可能成为候选人。2014年足代会换届之前,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足协内部曾经将许家印、王健林列为足协副主席人选,最终因为许家印是俱乐部投资人退出,王健林也改任中国足协顾问。此番选举职业联盟主席,依然不能和俱乐部关联。
中国足协领导班子成员张剑、于洪臣、林晓华,是总局代表国务院体育行政部门派驻中国足协的代表,还是国家体育总局的司局级干部,这几天他们都在参加总局的司局级干部学习班。这样的身份,决定了他们也难以成为职业联盟主席的候选人。
至于过去和现在一直谈论的郝海东,以及类似的专业足球人士,他们在专业领域没有问题,但是协调行政体系、市场体系、社会资源的能力肯定欠缺。
在推选职业联盟主席的时候,中国足协不会做任何人选上的“引导”,而是由32家中超和中甲俱乐部自己推选。只要3家俱乐部共同推选一人,此人就会成为职业联盟主席候选人。然后,由职业联盟筹备机构和32家俱乐部一起筛选职业联盟候选人,最终确定参加选举的名单,然后通过投票选举产生第一届职业联盟主席。
放眼中国足坛,真正有资格、有能力成为职业联盟主席候选人的不多,甚至很难找出一个能够获得一致认同的人。在这样的背景下,那些已经退休的中国足协官员,或者有过地方体育局一把手经历的人,更有资格和能力成为职业联盟候选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