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日到14日,强对流天气在济南发挥得淋漓尽致:强降水、雷电、9级大风、鸡蛋大小的冰雹……基本上将所有技能都演绎了一遍。让市民感到奇怪的是:一到下班的时间点,风雨雷暴就好像商量好了似的,特别闹腾,这是咋回事?
强劲:不到一天时间济南被闪了471次
这一波强对流来袭,造成了今年以来最大范围的雷暴天气。
据山东省雷电防护中心监测,6月13日14时至6月14日早上4时,全省共发生地闪4200余次,整个过程自北向南,主要发生在鲁西北西部、鲁中西部和鲁南地区。其中泰安、德州、济南和临沂市发生的地闪次数最多,分别为829次、777次、471次和406次。
据介绍,济南市区发生地闪170次(其中长清115次),另外商河、章丘、济阳和平阴分别发生地闪109、86、82和24次。不过,这种程度在历史排名中并不算特殊,有一年山东在一天之内被闪过上万次。
潜伏:一半以上雷暴天气发生在七八月
有市民好奇,这些数字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呢?据山东省雷电防护中心专家介绍,从2006年起全省13个地方建立了闪电监测站,各站相连形成了闪电探测网,闪电一旦发生,就会产生电场和磁场,并形成电磁波向外传播,这时周围的监测站就能接收到,从而确定闪电发生的地点,进而计算出发生闪电的次数。
山东省雷电防护中心专家表示,济南雷暴一般发生在春、夏、秋三个季节,主要发生在夏季,季节性非常明显,一般从4月下旬就开始出现雷暴天气,9月下旬之后就没了踪迹,“雷暴天气主要集中在6-8月,7月雷暴最多,占全年雷暴日数的35%;8月次之,占全年雷暴日数的24%”。也就是说,更大的雷暴天气还在不久的将来潜伏着。
释疑:为啥雨爱下在傍晚?气流对流强烈
这两天风雨到傍晚齐欢,让不少下班没带伞的市民狼狈不堪,这是什么原因呢?
市气象台专家表示,初夏时节雷阵雨多是受高空冷涡天气系统影响,济南夏季由于温度较高,白天阳光炙热,经过一个上午的照射升温,地表温度会在正午以后达到全天最高水平,而近地表的空气会受热上升,“经过长时间的能量聚集,加上接近2个小时的滞后效应,在高空冷涡的共同作用下,傍晚气流对流比较强烈,这样就打破了原来云系的平衡,当近地层的水汽很多时,就会容易形成降雨”。
不过,接下来几天,应该就不用担心下班又遇上雨天了。根据济南市气象台天气预报,15日白天多云转晴,最低气温18℃,最高气温27℃左右;15日夜间到16日晴间多云,最低气温济阳、商河17℃,市区及其它县(市)区19℃左右,最高气温33℃左右;17日-19日晴到多云,最高气温35℃左右;20日-21日阴转多云,局部地区有雷阵雨,气温略有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