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抓特色、树品牌,扩大产业优势。结合“一村一品”,大力推进产业引导,形成产业规模。12个省定贫困村全部覆盖集体光伏项目,年收益2.5万元,其中70%用于贫困户脱贫;张小庄农机合作社项目,已分红2次24132元,人均515元;前东王村单体拱棚种植项目,实现收益5.6万元;泮家浅水藕种植项目,实现收益4.5万元;大高恒温库项目,实现收益9万元;羊角岭粉皮加工厂项目,实现收益5万元。同时加强政策引导,引进市场机制、持之以恒培育,将这些产业优势变为推动贫困村出列的经济优势。
二是抓培训、促就业,增加稳定收入。大力开展“订单式”技能培训。因需施教、因人施教,做到培训与企业需求、培训与民工需要、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将培训和就业紧密结合,营造“按需培训、政府买单”,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培训,做到“培训一人,结业一人,就业一人,致富一家”。2018年以来举办就业技能脱贫培训班4期8个班,800余名有劳动能力及就业愿望的贫困户参加培训。
三是抓电商、做平台,拓宽销售门路。继续通过政府主导、农业部门牵头、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引进或培育有能力、有规模,能带动、稳得住的电商企业,发展以农产品电子商务为重点的新型营销模式,拓宽该街道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增加贫困户经营收入。截止目前,该街道农村电商服务站已覆盖80%以上村居。
四是抓思想、扶志气,激发内生动力。该街道通过荣誉表彰、物质奖励等方式,弘扬一批脱贫致富、孝老爱亲、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的先进典型精神。大力转变群众观念,进一步发扬群众自身的自强自力精神,使贫困群众不仅吃饱穿暖,更要活出高质量和精气神。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的、保守的、僵化的旧观念,增强发展意识和进取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