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走出去找资源。该镇带着规划、带着项目积极主动出击,到北京、上海、重庆、济南等地开展招商活动,向上海市上蔬集团、重庆银翔集团等8家企业和100余名在外人才抛出“橄榄枝”,成功引进6家,创办实体经济13家;引进国家“万人计划”专家1名,为乡村振兴充实了力量。二是引进来快实施。鼓励和引导有条件、有基础的村,通过租赁、转包、入股、托管等多种方式流转土地5100亩,创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交通、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纳入“一事一议”财政补贴范围,共计修建公路156.87公里、修建整治水系52.1公里、整治土地8处。三是点带面出实效。充分发挥返乡创业企业以创带促的“倍增效应”,采取“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带动农户规模发展早春土豆、官杨核桃、沙河涯萝卜等特色种植业,吸纳招用周边农户1.7万余人,助农户年人均增收1.2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