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汶上县苑庄镇,一幅美丽和谐的画卷铺展开来:房前屋后,绿树红花争奇斗艳;水泥路干净平整,蜿蜒到村民家门口;沿路摆放的垃圾桶,一字整齐排开;盏盏路灯新颖美观,静待夜幕降临;文化广场上人头攒动,老少同乐……
环卫一体化 乡村“颜值”高
去年以来,苑庄镇将环卫一体化工作作为环境综合整治的突破口,以打造“美丽乡村”为目标,清除“脏乱差”,推动环卫一体化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刷新了乡村“颜值”。
该镇在倡导广大群众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与社区、村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制定了完善的卫生保洁、垃圾清运、卫生设施维护、保洁人员管理考核等制度。镇环卫所还对全镇23个村进行不定期突击巡查,实地查看各村的环卫一体化工作,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列入月考核,直接与保洁员工资挂钩。“以前,村里是土路,垃圾随处可见,绿化更谈不上。现在可好了,村里村外全部绿化硬化,垃圾统一收集处理,安装了路灯,夜晚也亮堂了!”对于如今的居住环境,乡亲们很是满意。
革除旧习俗 倡树新风气
近日,苑庄镇陈村村民王宗国刚刚办理了父亲的丧事:没有吹鼓手、不穿白孝衣,只有一个灵棚、两个音响,逝者家属佩戴白袖章,即简单又不失隆重的把丧事办了。该村红白理事会会长王宗占算了一笔账,按以前的丧事风俗,办一场丧事最起码要一万五千元,多的要三四万元。实行丧事简办后,一场丧事用不了六千元,仅吹喇叭、敲锣鼓一项就可节省3000元,一年下来,全村就可节省近五万元,全镇就可节省近百万元。
为倡导文明节俭新风尚,苑庄镇在充分尊重民风民俗的基础上,推进红白理事会建设,不论红事白事,不分家贫家富,统一由红白理事会操办、统一待客标准、统一办事不摆谢客宴。如今,镇23个村严格按照程序,已经全部完成了红白理事会成员推选和村规民约、理事会章程的修订工作,为每个村配备了音箱和u盘,取消了吹鼓手,粉刷固定性标语口号300多幅。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在全镇上下已形成广泛共识,群众经济负担大大减轻,尊老敬老风气愈加浓厚。
文化搭台 文明唱戏
“年轻的时候就知道使劲干活,但现在不一样了,生活好了,我们这群老姊妹们也有空出来跳跳舞,用句时髦的话讲就是咱们跳得不是舞,是健康和快乐……”,来自官庄村的村民曹秀娥开心地说道。随着优美的音乐,她和姐妹们时而趋步辗转,时而跨腿踏步,不断变换着舞姿,动作悠闲而熟练,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让夜晚的乡村笼罩在一种温暖欢乐而又现代时尚的氛围之中。
和官庄村一样,苑庄镇村村都有文化广场,还都成立了广场舞队、秧歌队。镇相关部门充分发挥综合文化站、文化大院的作用,选聘文艺爱好者担任广场舞义务指导员,购置音响设备,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教学,开展义务指导活动,活跃乡村文化生活。现如今,苑庄镇群众酗酒闹事、打牌、赌博之风了无踪迹,锻炼身体、跳广场舞成为大家热爱生活、崇尚健康的新时尚。
从村容村貌变“靓”到村风民俗变“美”、村民文化生活变“丰富”,苑庄镇以化蛹蝶变的打开方式,让文明之光点亮乡村。(济宁日报通讯员 李庆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