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 乡镇 > 正文

 

种菜养猪,泊头镇敬老院自力更生

2016-09-06 13:28:40    来源:农村大众    作者: 字号: T   T
 

 

   ▲ 敬老院老人张青山(右)、吕文波在摘茄子。
  农村大众报滨州讯 (记者孙成民 通讯员陈方明)从去年7月13日至今年8月底,滨州市沾化区泊头敬老院共卖掉了3批、600多头肥猪,挣了24万元。“买仔猪成本太高,要不挣得更多。”这家敬老院的院长刘梅生说。
泊头镇敬老院的养猪场主要由4个老人管理。这4个老人身体还不错,自愿报名管理养猪场,他们为此每人一天有30元的额外收入。更多老人是以到田野里割青草的办法参与养猪。敬老院以每斤0.1元的价格收购老人们割来的青草。“只收老人们割的,附近村民送来的即便提出价格便宜些,敬老院也不收,就是为了鼓励老人们多活动。”刘梅生说,“今年夏季气温很高时,我们就不让老人外出割草了,怕他们伤热。”
这家敬老院现在有68位老人,平均年龄76岁。从今年4月份,敬老院便基本没有再买青菜。“我们自己种着茄子、韭菜、豆角等10多种菜,想吃啥有啥。”刘梅生说,“白菜、冬瓜、南瓜等可以一直吃到明年2月份,冬季只买些其他菜,给老人们换口味。”
敬老院的每两排房子间,有些小空地,老人们把这些小空地整理成菜地,共8小块、2.4亩。每块地种着一两种菜,每种菜选一两个老人管理,参加管理的老人都是自愿报名的,而且纯是义务。就是这样,只有原来种过多年菜的老人,才能争到管理菜地的荣耀。“我们自己种菜自己吃,要钱干什么?”70岁的张青山说。张青山和71岁的吕文波共同管理着2分地的茄子。他们种的茄子,大的一个有5两多重,小的也能长到4两多。平时菜地里活少时,选定的老人便能忙过来;活多时,能动的老人都愿上前搭把手。
老人们种的菜自己吃不完,便拉到街上去卖。他们的菜在当地很受欢迎,因为老人们种菜不用化肥,用的是敬老院养殖场的猪粪、羊粪;有了虫子也不打药,而是用手逮。到今年8月底,老人种出来的、吃不完的青菜,已经卖了2000多元钱。“我们自己种菜,不用买菜,一年至少能省上万元。”刘梅生说。
◎后记
泊头镇敬老院院长刘梅生说,敬老院挣的钱,除了用于改善老人们的生活外,还要用到扩大再生产上。在当地政府的帮助下,泊头镇敬老院在毗邻处建起了占地22亩的种植、养殖园。行动方便的老人在里面种瓜果蔬菜、养猪牛羊,而挣的钱最终用到老人身上。这就是刘梅生所说的自力更生、以园养院。
泊头镇这一做法,正被滨州市越来越多的敬老院效仿。
 
 
上一篇:沂水县夏蔚镇开展丰富多彩送文化下乡活动
下一篇:沂水泉庄镇做活“电子商务+”助发展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