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找不到地方搁放的秸秆,现在却变成了好宝贝,地里也不会有点着的秸秆了,老百姓把棒子掰完之后,再送到生物质电厂里,不但解决了麻烦,还给俺们增加了一笔收入。”日前,平邑县卞桥镇东卞桥村民唐守田高兴地告诉笔者。
据悉,卞桥镇是该县的农业生产大镇,玉米种植占较大面积,每年玉米种植面积都达到3万亩左右,所产的玉米秸秆能达到4万吨以上。秸秆焚烧不仅严重污染环境,还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2012年,卞桥镇党委政府组织辖区各村居去外地进行实地考察,发现农作物废弃秸秆是生物质发电项目的原料,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参观回来之后,俺开始大量收购玉米秸秆,刚开始老百姓意识不强,经过不断宣传,乡亲们开始将秸秆运送到俺这里。现在,玉米秸秆按每吨收购价格为60元,百姓们每亩地都能收入100多元,秸秆经过粉碎之后,运往附近的蒙山管委会柏林镇的一处生物质发电厂,订单供不应求。”该镇收购商老唐如是说。据悉,目前老唐的收购厂每年收购量都能达到2万余吨,其中玉米秸秆量近万吨。
据了解,卞桥镇自全面开展秸秆禁烧以来,通过秸秆青储、秸秆还田、鼓励村民回收等方式,变废为宝,不仅减少了环境污染,也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记者 李亚青 通讯员 王树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