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河口区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布局合理、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形成了肉类、奶类和禽类生产的特色区域板块,实现了多个亮点和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澳亚集团、印尼佳发集团、江西正邦集团、黄河方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规模大、标准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提升了河口畜牧业产业素质,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为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政策后盾为畜牧业规范、高效发展开路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对于优化畜牧业结构,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供给,增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畜牧业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河口区优化配置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等公共资源,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养殖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养殖污染防治,扶持了一大批标准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畜牧业的意 见》 等多个文件,在稳定肉蛋奶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招商引资奖励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畜牧业发展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结合河口畜牧业发展实际,河口区实施产业招商战略,积极推动促成总投资4亿元的澳亚高端乳制品加工一期项目开工,投资1790万元的东营市首家无害化处理厂项目于2015年元旦投入使用;肉牛加工项目、羽绒制品加工项目和北京优思克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
为支持辖区畜牧企业发展,2014年,河口区申报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7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家,协助六合家禽养殖、广正肉禽养殖两家专业合作社争得“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全程指导仙河澳亚现代牧场、胜强牧业、力大王生猪养殖、大希望农场等9家畜牧企业通过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验收。
伴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畜牧业大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几年来,河口区也逐渐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动物免疫、畜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药监督管理、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得到了明显进展。目前,河口区奶牛产业方面,以仙河澳亚现代牧场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其牛奶指标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生猪产业方面,已形成以正邦、力大王为代表的生猪养殖示范园区;肉禽产业方面,已形成以黄河方舟食品科技园和东营市河口区津合畜禽养殖美国枫叶鸭养殖为代表的肉禽养殖与屠宰一体化发展模式;肉牛产业方面,形成了以佳发肉牛为代表的现代化养殖园区,以厚德□离场为代表的出入境□离场所,布局晨阳菌业肉牛屠宰项目、进口种牛养殖项目,全部建成达投产后,将形成集肉牛进口、□离、养殖、屠宰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发展体系。随着《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实施,该区相继制定了管理制度,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逐步步入法治化的轨道。 九曲黄河,奔流入海,孕育了年轻而富饶的黄河三角洲。作为黄三角的中心城市和黄三角高效生态经济区以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开发建设的主战场,东营市河口区近年来坚持把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富民增收的战略举措来抓,突出“高效、生态、特色”的发展思路,建大平台,高效特色畜牧业呈现出高质化、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如今,河口区的畜牧业,已经迈上了现代高效发展之路。近年来,河口区实施的重点畜牧项目有7个,计划总投资超36亿元,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河口区高效生态畜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重点项目“落地开花”基地建设加速形成
近年来,河口区在畜牧业发展的大道上创造着一个又一个神奇,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着一个个大项目纷纷落地,这里已经成为国内外知名的现代畜牧业示范基地和安全畜产品生产基地。印尼佳发集团则是其中的代表之一。
“作为进军中国的首个肉牛牧场,东营佳发肉牛牧场项目计划总投资6000万美元,主要建设2.5万头肉牛育肥场和5000头肉牛□离场。”据东营佳发肉牛养殖有限公司经理Darmawan介绍,公司建成后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是全国单体存栏规模最大的高端肉牛牧场。按照“草-畜-肉”链条式发展要求,佳发还规划建设年屠宰加工能力20万头的肉牛屠宰加工厂,年可实现产值20亿元,提供就业岗位1000余个。
河口区坚持大招商、大开发、大发展的思路,积极吸引国内外畜牧大企业注资开发,建设大规模、标准化的现代畜牧生产加工企业,与世界一流生产技术、装备相融合,用5年左右的时间,在关键技术、科学管理等主要领域实现与世界先进国家同步,打造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科技密集、装备现代、加工增值,并具有黄河三角洲鲜明特色的现代畜牧业。
作为河口区“一带两园四基地”农业产业格局中畜牧业基地的龙头带动项目,东营仙河澳亚现代牧场有限公司是由国际知名企业——新加坡澳亚集团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出资建设的,项目总投资7000万美元,并配套了饲草饲料开发、粪污处理等设施。“奶牛全部采用散栏式饲养、全混合日粮饲喂技术,实现了饲喂机械化、自动化、规模化。”据东营仙河澳亚现代牧场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刘树明介绍,项目自2013年5月建成投产,年产奶量10万吨,可实现销售收入4.2亿元,引导农户种植青贮玉米5万亩,成为河口区集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生态化于一体的现代化奶业示范园区。
在市场和政府双重作用下,河口区畜牧业结构不断优化,布局合理、生产能力持续增强,形成了肉类、奶类和禽类生产的特色区域板块,实现了多个亮点和一批龙头企业推动的畜牧产业结构调整的新模式。澳亚集团、印尼佳发集团、江西正邦集团、黄河方舟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等规模大、标准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提升了河口畜牧业产业素质,增强了产业竞争力,为全市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和管理树立了新标杆。
政策后盾为畜牧业规范、高效发展开路
畜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政策,对于优化畜牧业结构,保障肉蛋奶等畜产品供给,增强畜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畜牧业质量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都具有重要作用。
近年来,河口区优化配置资金、土地、科技、人才等公共资源,重点支持规模养殖场(小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畜禽养殖标准体系建设和标准化示范基地、养殖污染防治,扶持了一大批标准高、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先进的标准化规模养殖企业。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优质安全畜牧业的意 见》 等多个文件,在稳定肉蛋奶生产、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大招商引资奖励等方面的资金投入明显增加,畜牧业发展政策框架体系不断完善。结合河口畜牧业发展实际,河口区实施产业招商战略,积极推动促成总投资4亿元的澳亚高端乳制品加工一期项目开工,投资1790万元的东营市首家无害化处理厂项目于2015年元旦投入使用;肉牛加工项目、羽绒制品加工项目和北京优思克生物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有机肥项目正在积极洽谈推进中。
为支持辖区畜牧企业发展,2014年,河口区申报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7家,其中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标准化示范场3家,协助六合家禽养殖、广正肉禽养殖两家专业合作社争得“省级示范合作社”称号,全程指导仙河澳亚现代牧场、胜强牧业、力大王生猪养殖、大希望农场等9家畜牧企业通过市级现代农业园区验收。
伴随着政策环境的不断优化,畜牧业大项目建设日新月异,几年来,河口区也逐渐加大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力度,特别是在动物免疫、畜禽检疫、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兽药监督管理、新技术推广等方面得到了明显进展。目前,河口区奶牛产业方面,以仙河澳亚现代牧场等为代表的现代化奶牛养殖示范园区,其牛奶指标远远高于国家标准和欧盟标准;生猪产业方面,已形成以正邦、力大王为代表的生猪养殖示范园区;肉禽产业方面,已形成以黄河方舟食品科技园和东营市河口区津合畜禽养殖美国枫叶鸭养殖为代表的肉禽养殖与屠宰一体化发展模式;肉牛产业方面,形成了以佳发肉牛为代表的现代化养殖园区,以厚德□离场为代表的出入境□离场所,布局晨阳菌业肉牛屠宰项目、进口种牛养殖项目,全部建成达投产后,将形成集肉牛进口、□离、养殖、屠宰于一体的完整产业发展体系。随着《动物防疫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的进一步宣传和贯彻实施,该区相继制定了管理制度,使动物疫病防控工作逐步步入法治化的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