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早上,将加工好的成品送到公司,再拉一批原料回到自己的“车间”,然后和其他工人一起工作,紧张而有序,忙碌而充实。这是菏泽高新区吕陵镇东任寨村贫困户任合林这几年来的新生活。
2018年以来,山东省菏泽高新区扶贫工作稳步推进,创新打造多种扶贫新模式,深入挖掘自身优势,力争达到“扶贫扶志、变输血为造血、变脱贫为致富”的目标。
为实现“企业+岗位+农户”的创新型扶贫模式,菏泽高新区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着力引进来料加工企业,拓展劳动力就近就业空间,实现贫困人口家门口转岗就业。目前,全区引进服装加工、电子加工、工业品初加工等10多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
在政策方面,高新区鼓励利用贫困村集体闲置土地、房屋设置分散加工的居家式就业“扶贫车间”,组织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从事农产品加工、手工工艺等生产活动或来料加工业务。对符合条件的就业“扶贫车间”三年内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给予不超过60%的补助,将分散式生产和家庭作坊式生产企业纳入促进就业基地和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认定范围,符合条件的可按规定享受税收优惠和创业贷款贴息。
此外,菏泽高新区还推行“政策+空壳村+农户”的扶贫模式,充分发挥大棚种植传统优势,积极组织实施土地流转,帮助贫困村至少拥有一次产业项目或特色产业,壮大集体经济,提供就业岗位,吸纳贫困人口。今年以来,菏泽高新区帮助30个贫困村建设温室大棚2.98万平方米、小拱棚9.01万平方米,新建设大棚187个,种植瓜菜2800多亩,带动贫困人口就业400多人。
高新区原有扶贫车间30个,通过完善配套设施、给予政策扶持、压实包保责任、加大招商招租、加强车间管理等措施,实现 扶贫车间的全部正常运营。目前,扶贫车间主要从事服装加工、商品包装等来料加工项目,增加了就业岗位,吸纳贫困户就业。现车间内就业人员达615人,其中贫困务工人员77人,带动212人实现稳定脱贫。由于体制划转,又新增扶贫车间20个,其中正常运营1个、建成未验收6个、在建13个。我区一直秉承建前有项目、建后有效益的原则,所有扶贫车间在高质量、高标准的基础上加快车间建设。对无运营项目拟建设的不予立项;对符合转型条件的,区扶贫办、市场监管局、经济发展局将鼓励和协助车间转型,力争实现由“扶贫车间”向“致富车间”“发展车间”的新跨越。
通讯员:赵忠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