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兰山区因地制宜、因产制宜,不断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积极探索农业产业融合、产销对接、链条延伸和功能拓展,努力推进一产向“接二连三”、“跨二接三”发展,实现了多产业、多业态、多模式的互利共融,共同发展,初步构建了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新六产”经营体系。
一是以一产为基础的“接二连三”型。以规模以上的优势农业种植园区、基地为发力点,大多以企业或合作社为主进行运营,通过延伸加工、储藏、物流、销售、采摘、旅游等功能,实现了“新六产”的快速发展。近年来,像方城镇的鼎益农校对接示范园、龙湾都市农业科技示范园等园区不断涌现,通过做大做强优质农产品基地,逐渐向二三产业延伸,发展加工、冷藏、配送、互联网贸易等业务,实现农业的多功能发展。
二是以终端消费为导向的“跨二接三”型。主要是以乡村旅游、终端消费市场为突破口,通过向前端持续发力,把旅游元素融入现代农业,推进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等产业深度融合,拉动一产发展。太公茶园、康之源家庭农场等,通过种植优质水果蔬菜茶叶,实行生态无公害种植技术,发展生态采摘、餐饮娱乐、休闲垂钓等,目前已发展成以农事体验为主基调的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园。
三是以龙头企业为主体的“两头延伸”型。大多以农业加工企业为核心和主体,实施“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通过产业链条的向前延伸、向后拓展,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新六产”发展模式。例如鲁蒙食品有限公司、汇融肉制品有限公司等,在强化现有加工业务的基础上,向上游下游两端延伸,拓展产业链,达到规避风险,降低成本的目的。其中鲁蒙食品有限公司,在方城镇流转土地500余亩,做为公司原料育苗基地。通过育苗基地的建设,大力提升对周边5000亩基地的带动作用,扩大了社员的种植规模,降低成本,减少市场“缩水”时带来的冲击压力。合作式和合同式联结带动农户已超过1200家,户均增收20000余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