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域旅游发展大背景下,泰山区大力实施“旅游+”战略,积极推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培育新兴业态,完善产品体系,推动全域旅游从内循环向全循环转变,不断迸发旅游新活力。
(一)旅游+文化。加大对传统庙会、平安祈福等各类文化资源的挖掘、整合、包装力度,办好泰山石敢当文化节等各类特色节庆活动,推动艺术展览、演艺活动、主题博物馆等新兴业态发展,培育打造一批高品质旅游文化品牌。同时,加强对本土特产、传统技艺、旅游商品的挖掘、提升和营销,打造文化旅游商品。
(二)旅游+交通。推进连接景区、度假区、主要乡村旅游点的公路高标准建设和美化、绿化,全面实现景观化,把碧霞大街、明堂路、博阳路等重要路段打造成景观大道。推进北部山区建设登山步道、山地自行车道、旅游风景道等休闲绿道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产品内容。
(三)旅游+农业。依托我区农林产业特色资源,策划打造生态观光、农事体验、果品采摘、茶文化体验、乡村民俗体验等乡村游产品,做到“一村一特色、一镇一风情”,推进乡村观光向乡村休闲度假转变。重点推进上高庄园、叶家庄、宋官村等基础良好的乡村旅游点,丰富采摘种类,开发休闲体验项目,增加游乐餐饮设施,真正将游客留下来。继续争取省市涉农资金等乡村旅游系列扶持资金,加大对大河峪、亓家滩、宋官、贝家庄、西郭庄等5个国家、省级扶贫村的扶持力度,做好旅游精准扶贫。
(四)旅游+教育研学。精心策划推出一批研学旅游产品和线路,开发建设敢当少年、泰山花样年华、上高庄园等一批研学旅游教育基地,进一步促进旅游与教育产业的融合。目前,泰山区花样年华景区与青青教育集团合作开展的“第三课堂”,已接待学生3.5万余人。
(五)旅游+养老养生。加快推进安家苑养生养老基地、泰山亲和源项目等高品质养老休闲项目建设;同时,充分发挥北部山区自然生态优势,开发一批集休闲娱乐、养生餐饮、旅游度假、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新型颐养旅游产品。
(六)旅游+新兴业态。推动泰山区旅游与城市休闲、运动休闲、商务会展、演艺娱乐、自驾营地等新型业态融合发展,让新业态成为拉动旅游消费的新动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