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行走在农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宽敞整洁的村道、五彩斑斓的墙绘、设施齐全的广场……近年来,寿光市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发掘并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传统与现代的融合;传播孝德文明,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传递正能量,引领教育百姓;注重文化阵地建设,以文化广场、文化大院等为阵地,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全面提高村民文化素质;从软件、硬件两方面入手,内外兼修,精心培育文明乡风,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提升了村民“幸福指数”。
传承传统文化孕育“美好心灵”
“以前对传统文化没有很大兴趣,自从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了《弟子规》后,我发现孩子的一些行为举止在发生着变化,这也感染了我们,现在我们经常在家里用播放器给孩子播放一些宣扬传统文化的诗词。”洛城街道杨先生的女儿在洛城一家幼儿园就读,现在基本能诵读《弟子规》,他说,通过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施教,孩子和家长都能一定程度上提升文化素养。
寿光市古城街道的北洛小学则把“传统文化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特色,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培养青少年思想品德,打造美丽的书香校园。在校园内,两侧校墙上有手绘公益广告。北洛小学校长宋晓民介绍,墙上绘制的图文,除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外,还有学校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提炼的“和新”文化。和,代表传承、和谐;新,代表创新。同时,学校注重德育发展,开辟了传统文化走廊、学习园地、专栏、专刊等阵地,在楼梯、走廊、教室、橱窗、寝室等地精心布置了中华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还通过改版《弟子规》、编写《厚德》等书籍来让学生诵读学习,将国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耳濡目染中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文化水平。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在无形中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而学生们也将这些传统文化知识传递给家长,形成了学生、学校、家庭共同传承传统文化的良好氛围。
传统文化不仅是在学校里,在村庄百姓的生活中也弘扬着。我市几乎每个村庄都绘有文化墙,用传统文化重塑乡村文明已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亮点。一排排以“孝”、“德”、“志”、“礼”等传统文化为内容的公益广告文化墙设置在路旁,引人驻足。“不学礼,无以立”、“推己及人,善心善行”……领着孩子的路人经过时,都会不由自主地读念。
为了弘扬传统文化,寿光市还有传统文化宣讲团志愿者进行传统文化巡讲,用行为去鼓舞人、感染人,以口口相传的善行故事推动农村崇德向善社会风气的形成。一名名志愿者走进农村,在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用志愿精神书写大爱,撒播道德种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浸润着千家万户,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认识,促进了农村文明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
弘扬孝德文化 共筑美丽乡村
百善孝为先,孝德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现代文明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近年来,寿光市注重弘扬孝德文化,着力打造农村孝德文化的主阵地,在社会宣传、主流引导和典型带动下,通过设置“四德榜”,开展“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在农村营造了讲孝道、重孝道、兴孝风的浓厚氛围,提高了百姓的文明素养,提升了乡风的文明程度。
寿光市古城街道尚家庄村一直以“遵纪守法,重义守信,谦恭礼让,和睦为尚”为村风。记者在尚家庄村社区服务中心设置的“四德榜”展板上注意到,近年来,尚家庄村先后评选了个人品德优秀典型,孝德、诚德、爱德等典型。尚家庄村党支部书记徐松茂介绍,近年来,该村“两委”把“弘扬孝德文化,建设和谐尚家”作为切入点,在“文明古城、孝行尚家”的创建中采取了多种办法和形式宣传孝文化,并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党员大会、群众大会、村民议事会等宣传弘扬孝德文化。2015 年,该村通过统一印制通讯录,将孝德理念融入其中,并设置了专门的孝德文化版面,村民平时在使用通讯录时,可顺便浏览传统文化知识,通讯录还将新旧“24孝”编入其中,大人可以教孩子诵读这些传统文化,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孝德理念深入心中。
提升文化服务 滋润百姓生活
为了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年来,寿光市不断提升文化惠民服务,着力加强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建设,一户户文化大院落地生根,丰富了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群众幸福指数,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丰富的精神文化内涵。目前,文化大院、文化广场建设已覆盖全市15个镇街区,在繁荣农村文化等方面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每当夜幕降临时,农村的文化广场上都会聚集很多的村民,伴随着或动感或柔美的旋律,大姑娘、小媳妇纷纷舞动起来,她们的人数从几十人到上百人不等,但个个精神抖擞,笑容满面。短短几年间,广场舞在农村各处遍地开花。洛城街道文艺爱好者庞俊芳对记者说:“有时干活累了,跳跳广场舞放松一下,出一身汗就好了,跳舞既健身又快乐,老少皆宜!”
“我们村里不仅有文化大院,还有文化广场,健身器材应有尽有,过年过节我们村里都会组织各种文化娱乐活动,春节期间,年初一有篮球赛,之后还有文艺演出,都是我们村自己的文艺宣传队组织表演。”寿光市台头镇三座楼村党支部书记刘瑞祥表示,有了文化大院后,村民活动有了“专业”场地,另外,村里组建了文艺宣传队,也让村民参加文艺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自2011 年村里建起文化广场后,村里便经常组织篮球比赛,大年初一“以球会友贺新春”活动,该村已组织了好几年,“很多活动不光活跃了本村文化,还吸引了周边村庄参与,和谐了乡里。”(寿光日报记者 郑小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