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个人来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对一座城市来说同样如此。文化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与气质,能够展现这份气质的百姓与这座城市浑然一体,亦是从来不曾分割。
图书馆里读书、博物馆里看展、美术馆里赏画、庄户剧团听戏、街头大院跳舞、全民健身火热、有线宽带“户户通”……从热闹市区到朴实村头,日照多彩文化已经发生从“近”到“浸”,从“有”到“好”的美好嬗变。浸润在浓郁文化氛围中的日照老百姓,如今日子是过得越来越滋润如意,群众文化幸福指数逐步提高。
日照“文化生活”一项得分87.83分,高于全省平均分5.25分;开展10000人的健步行,2196人参与全国啦啦操联赛;定期到30余处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志愿活动……
这一组组带着温度的数据无不彰显着日照多彩文化惠民的所有付出与百姓认可。
百姓尽享公益文化服务之美
3月7日,市文化馆群星剧场里人头攒动,2017百场免费公益培训活动在市文化馆群星剧场迎来了新学期开学典礼,新学员们对于未来公益培训满怀期待。“‘深入生活 贴近百姓’百场免费公益培训活动自2012年启动以来,通过这几年公益培训,受益群众已经达到4万多人。”市文化馆工作人员表示,类型多样的培训活动满足了群众的学习需求,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
据介绍,为了更多的满足群众需求,今年的百场免费公益培训不断创新,全面升级,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市民的需要对部分艺术门类进行了调整,增设了瑜伽、肚皮舞、古琴等课程。本学期共开设18个艺术门类,每周有29个班次,近千人参加培训。今年更是吸引了众多“90后”、职场精英和年轻全职妈妈参与报名学习。
“退休了,一个人在家也没意思,就寻思着出来学点什么。没想到文化馆免费公益培训就有这个机会,还有专业老师指导。从小就有个舞蹈梦,一直也没有实现,这下子可以实现了。”来自都市花园小区的刘苏笑着告诉记者。
近年来,我市始终把“文化惠民”放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千百重点文化工程”“一年一村一场戏”“一村一月一场电影”等文化惠民工程,着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文化惠民工程多点开花,亮点纷呈。
数据显示,去年我市举办“文化站长论坛”“社区文化论坛”等各类培训班350多次、培训文艺骨干8000多人次,举办各类文艺演出2500多场,开展文化志愿服务300多场,提升庄户剧团(社区文艺表演队)110个,新培育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示范点(示范项目)105个。去年在323个村(社区)建成了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日照全方位的文化服务满足了百姓文化生活的每一面。
![](http://www.cnsdzc.com/d/file/news/shixian/2017-03-22/704b1a6a02a82126ac2bd76838adac1c.jpg)
社会体育新意亮点不断显现
“随着体育基础设施的日臻完善,全民健身热情日益高涨。我市蓬勃开展的全民健身运动,已然成为日照百姓生活的一道靓丽风景线。”日照市体育工作有关人员自豪地说道。
我市积极发挥社会团体、俱乐部、企业等社会力量的作用,以“强机制、健措施、促活动”为总抓手,创新、扎实、高效开展社会体育工作,继率先在全省实现乡镇体育总会全覆盖,2016年莒县陵阳镇9个社区和53个村按照“四有”标准(有牌子、有办公场所、有专兼职人员、有经费预算)全部成立体育总会,成为日照市首个实现社区、村体育总会全覆盖的乡镇,在全省也开创了先河。
同时,我市成功组织举办了“百县篮球”日照预赛、山东省龙舟大奖赛、山东省第六届全民健身运动会万人登山健身大会(日照站)等赛事活动,全市乡镇(街道)体育总会共组织全民健身活动近100余次,基层体育总会引领群众健身作用发挥更加明显。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老年体育事业创新发展亦是我市不能忽略的重要部分。让更多的老年人积极参加到健身队伍中来,使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深入开展。
据了解,我市60岁以上老年人口57.86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9.55%,经常参加锻炼的老年人已达55%以上,远远高出全国各年龄段平均25%的比例,老年人已成为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主力军”。
“退休后,时间一下子宽裕了,在家闲着没什么事情,就加入了老年广场舞,锻炼了一年多,还真不错,感觉自己一下年轻了。”市民崔为贞笑着说道。
据介绍,我市积极开展站企“联姻结对”合作共建活动,39个老年健身站点与爱心企业结对子,优化了老年体育工作的社会环境。全市已成功创建武术、健身气功、门球、健身秧歌、腰鼓等17个老年体育特色项目乡镇。
![](http://www.cnsdzc.com/d/file/news/shixian/2017-03-22/c281ea65b36a7566d36a126c7dec56f9.jpg)
文艺志愿服务惠民“润无声”
文艺志愿服务是文艺工作者参与社会实践、服务人民群众、奉献艺术才华的重要举措,也是文艺家深入生活一线实地采风、体验生活,积累素材创作精品的重要途径。
我市充分发挥“联”的优势,通过文艺慰问、文艺支教、文艺助残、文艺下乡等形式集中开展“惠民、为民、乐民”文艺志愿者服务主题活动,实现文艺志愿服务主题活动的常态化,打造了“文联万家·百花圆梦”文艺志愿服务活动品牌。
据了解,自2012年1月开展“文联万家·百花圆梦”文艺志愿服务活动以来,先后组织实施“红舞鞋”美育行动、“到人民中去——— 曲艺欢乐行”“百县千村”书法下乡、“送福进万家”“七一党员志愿进社区”“八一进军营”等系列活动,到百余个校园、社区、企业巡回展演,组织活动近百场,建立合作教学试点30多个,搭建了文艺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平台,推进文艺工作向基层延伸,拓展了文艺领域,赢得了群众好评。
去年12月28日上午,日照市书法家协会的书法家们在日照街道东将帅沟村现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及福字等作品500余幅。当天,我市百名书法家奔赴各个区县为群众送去了节日的祝福和问候。
每到节假日,我市都会抓住节庆日,集中组织志愿服务。元旦、春节期间,曾重点组织“百县千村”书法下乡、“送福进万家”活动,营造节日文化氛围。围绕“5·23”文艺志愿者日,组织文艺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开展文艺演出、文艺支教等活动,建立合作培训基地。围绕“七一”“八一”等节庆日,组织进军营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文艺慰问演出、书画交流笔会、军队生活体验等活动,增强与官兵互动,丰富官兵文化生活。
重点推进品牌建设活动,通过开展合作教学点、建立“红舞鞋美育行动基地”、农村舞蹈教室,已在日照市实验二小、南湖镇幼儿园、望海社区、后村镇曙光小学等30余处学校、社区、农村建立联系点,组织文艺志愿服务队伍,定期进行舞蹈教学辅导,做好慰问演出、成果展示、艺术辅导、文艺支教等志愿活动,打造了亮丽的志愿服务名片。
曲艺家协会组织“到人民中去———曲艺欢乐行”等活动,发挥曲艺“轻骑兵”优势,组织会员深入社区,表演节目,逐步形成品牌,产生广泛影响,建立起文艺惠民的长效机制。
书香溢港城激发全民“阅读”热
“市图书馆满足了我的阅读需求,现在只要没事都会来借阅图书。这次我借阅了莫言的获奖作品,等读完再看别的。”丁立忠笑着说,以后出门可有地方溜达了。
自日照市图书馆新馆开门纳客以来,全新的读书环境、种类繁多的图书、个性化的服务,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借阅。周末放假,三五好友成群或带着孩子来图书馆阅读,俨然成了日照的一道亮丽风景。市民有序排队进入图书馆成为一种新常态。截至目前,市图书馆共接待读者389余万人次,单日最高接待2.3万人次,已办理借阅证59906个,借还图书1570462册(件)。
为形成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我市成立全民阅读指导委员会,举办全民阅读系列活动、“书香家庭”评选、“书香日照”全民阅读征文等活动。其中,我市有两个家庭被授予全国“书香之家”称号,市图书馆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全民阅读优秀组织奖”,营造了“书香日照”全民阅读的浓厚氛围。
我市推进“书香日照”建设以来,不断加大财政投入,整合图书资源,开展“市民读书、政府买单”活动,来激发市民读书热情,营造全民阅读、终身学习的良好氛围。“你读书,我买单”活动的启动,实现了图书借阅“私人定制”。去年年底开始运行的日照首个24小时自助图书馆,更是满足了市图书馆闭馆后市民借还图书需求。
据了解,我市将全力建设与城市发展相适应、相配套的现代图书馆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将基本建立起市—区—街道、县—乡镇(街道)—社区的总分馆体系,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延伸到村,打通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送文化到基层群众身边。
今年,我市将继续做好各项文化惠民活动,着力推动文化与信息、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更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送到百姓身边,让百姓尽享文化福利。
文化如水,滋润万物。日照正向着加快建设文化文明高地前进,将包含众多营养的文化之水润泽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入眼、入心,为百姓幸福增色。(黄海晨刊 记者 黄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