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社区,因类型多样、居民多元,传统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社区发展需要。如何创新方式,加强社区治理,成为一个现实的问题。记者近日走进“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奎文区北苑街道金都社区,发现社区将精细化理念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的各个环节,一场关于社会治理创新的改革试验在这里悄然展开。
金都社区目前正在打造“增能社区”,通过成立“善能志愿服务团”,培育“增能社工”,在社区营造社工带动居民广泛参与的志愿服务氛围,从而实现居民自治,扩大社区服务的外延,形成社区、社工、社会组织、社区志愿者与广大居民联动的社区治理新模式。
“社团精英”参与社区事务活起来。目前,金都社区涌现出了一大批“善能”志愿服务团。每一个志愿服务团都精准地对接了居民需求,使志愿者的服务供给与居民的需求得到有效对接,实现无缝覆盖。
太极拳五段社区居民张贵美,在社区志愿服务氛围感召下,萌生了一个想法,她希望能将自己的特长传授给社区有健身需求的居民。收到申请,金都社区迅速启动“四社联动”,广发招募令,很快响应者众多。现在每周两次,持续一年的太极拳课程已变成了常态化的志愿服务项目。
“社团精英”带动更多的人投入到志愿服务当中,实现了自身的“增能”和“造血”。
年近70岁的程明义老人,是潍柴退休工程师。在金都社区参加第一期老年人电脑学习小组后,主动担任起助教老师的职责,至今已协助社区开展了八期老年电脑学习班,完成了从受益者到志愿者的转变。
志愿服务延伸让居民关系暖起来。巧娘便民服务队集结了许多丝网花、刺绣、钩织等手工艺高手,她们将女工手艺很好地进行了传播。巧娘便民服务队的成立,源自于缝纫高手宋文娥的提议。起先,宋文娥提出要开设一个缝纫机培训班——“布简单 裁是爱”缝纫小组,在教大家缝纫技能的同时,也向社区提供缝纫服务。很快,社区居民贡献出了8台缝纫机,供培训班所用。去年11月28日,“布简单 裁是爱”缝纫小组组员顺利结业,一支八个人组成的巧娘便民服务队成立了。居民来缝补、修裤脚、钩织等,都只收取成本费。
她们还一直做着特殊群体的暖心志愿服务,制作了爱心秋衣、秋裤、暖心手套等,送给社区孤寡老人。如今服务队的服务范围已经不限于金都社区,很多外社区的居民也慕名而来。
不仅是巧娘便民服务队,五老志愿者道德课堂、舞蹈培训班、老年电脑培训班、自闭症儿童装饰画培训班等,在金都社区遍地开花。该社区2016年被评为“全国最美志愿服务社区”。(潍坊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