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频道 > 市县 > 正文

 

滨州市滨城区:三个合作社为集体经济引来长流水

2016-11-15 14:10:20    来源:    作者:孙成民 张天银 李新庄 字号: T   T
 

   滨州市滨城区梁才街道办事处大郑村集体经济收入以前是零,从今年开始,这个村村集体每年有了保底3万元的收入。实现这一转变的是驻村第一书记重新审视村里的荒废闲置资源,对其合理利用开发。

  大郑村坐落在黄河北岸,全村600口人,660亩耕地。村民不富裕,村集体没收入。2015年5月,滨州市人社局培训科科长高波作为第一书记进驻大郑村。提出在土地上做文章的思路。很快,村干部和致富带头人领办了三个合作社。
  这个村的土地都是沙质土壤,水浇条件又好,很适合蔬菜种植。村干部王岩峰领办了蔬菜种植合作社,在100亩土地上建起300个小拱棚,种植韭菜、茄子等大路菜。主要办法是合作社建好棚,租给村民种植,合作社回收蔬菜。
  如果说蔬菜种植合作社主要利用的是耕地,村主任陈立国领办的家庭农场则是在废弃地上要效益。除了流转了部分耕地,这个家庭农场主要建在20多亩的低洼荒地上。家庭农场除了种植瓜果蔬菜,还搞旅游。“大郑村在黄河河套里,因为相对封闭,保留下很好的黄河下游的农耕文化,加以开发,可以搞成乡村旅游。”高波说。
  大郑村10个致富带头人创办的水产养殖合作社,则是完全利用了村里一直闲置着的120亩水面。为了排水、蓄水,大郑村四周都是坑塘、大水沟。村里也曾想把这些水面包出去,但开发费用高,一直无人问津。水产养殖合作社成立后,对这些水面进行挖掘整理,放养了草鱼和鲢鱼。这两种都是食草鱼类,而附近多的是满地丛生的青草。
  高波说,他想办法筹集资金,每个合作社注入10万元钱,作为集体的股金。作为回报,每个合作社一年交给村集体1万元钱,连续10年。这样,村集体每年至少有了3万元的收入。“其实,远不止这些。以水产养殖合作社为例,这个合作社与村里签订的水面利用合同是20年,一年的承包费是1万元。”高波说。(农村大众报)
 
 
上一篇:济南机动车选号牌明起大变革 180秒内“20选1”不划号段
下一篇:济南供暖大幕拉开!室温低于14℃可申请全退费
 
 
 
 
▌栏目最新
 
▌推荐资讯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广汽传祺发布传祺ES9
凯翼炫界Pro 7.49-9.29万全国预售开启
凯翼炫界Pro 7.49-9.2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代捷途X90为您解锁
啥是车圈优等生?全新一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曲阜市息陬镇天气晴好麦收忙
麦浪滚滚 满目金黄--
 
▌栏目热门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齐鲁在线 qlzxw.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