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地处山东半岛东部,属低山丘陵区,只有部分平原分布于滨海地带及河谷两岸,地理环境复杂,生物多样,素有“植物宝库”之美称。烟台市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它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保护各种野生动物,构建生态廊道,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栖息自然生境。
根据《烟台林业志》记载,全市现有植物资源1349种。其中木本和藤本植物70科457种,草本植物120科742种,栽培植物(不包括观赏植物)150种。其中近80种为濒危稀有植物。烟台植被主要包括森林、灌丛、草灌丛、滨海草甸和砂生、盐生、沼生、水生植被7个类型。其中森林植被的主要类型有赤松林、黑松林、麻栎林、刺槐林、日本落叶松林、枫杨林、赤杨林、杨树林等。
据统计,全市有脊椎动物524种,其中哺乳动物30种,鸟类377种,爬行类15种,两栖类8种,425种陆栖脊椎动物。包括国家级和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02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9种,二级保护42种,省级保护51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9种,其中国家一级3种,国家二级6种。
保护方面,在做好种质资源调查及湿地资源调查前提下,烟台设立各类自然保护区20处,国家级森林公园7处,省级森林公园4处,市级森林公园14处,使物种、遗传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城市森林环境。印发了《烟台市突发性重大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防控应急预案》,举办了“世界湿地日”、“世界动植物日”等宣传活动,开展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监督检查专项行动、打击破坏森林及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专项行动、加强毛皮动物胴体监管严厉打击流入食品领域违法犯罪行动、严厉打击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专项行动等一系列保护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