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许多地方,都是在农历正月初三或初五送年,但青岛地区则不同,一般都是在正月初二送年。《胶南县志》记载:“初二晚上鸡叫送年,再度放鞭炮、吃水饺”。青岛各区市都在初二的什么时候送年?这“送年”到底有什么讲究呢?
“送年”时,家家要摆供品,焚香烧纸、鸣放鞭炮、送财神、送祖宗。
在部分郊区,正月初二日落以后,各家各户相继来到村头或墓地,点燃蜡烛、香纸、鞭炮,向祖茔叩拜,送祖先回茔,表示大年已过。
市区则多在正月初二晚上送年。即使在市区,晚上送年的具体时间也略有差异。
王美洁 42岁 居住地:市北区洪山坡街道延兴路社区居住时间:42年 一般初二晚上十二点,各家又要开始准备“送年”,放鞭炮、吃水饺,跟“请年”时一样隆重。但现在,很多人家不愿意耽误到那么晚,初三一大早就开始放鞭,再“送年”。
赵先山 70岁 居住地:四方区水清沟街道九江社区(原大水清沟村周边) 居住时间:70年 一直到大年初二晚上十二点多到凌晨一点半左右,“请年”的家里就要开始准备“送年”。放鞭炮,把摆的桌子、供品撤下来,只保留香炉,香炉里插上香,一直烧香烧到正月十五。
纪寨师 46岁居住地:城阳区城阳街道大北曲后社区居住时间:46年
一直到初二晚上七八点多,大家还要再在一起吃个水饺、放鞭炮送年。送完年后,大家再各自回家。
部分地区初三、初五送年
邹平等地初三下午送年,俗称“送百神”,又称“圆年”。旧时初三日夜把年节时的松柏枝及节期所挂门神门笺等一并焚化,以示年已过完,又要开始营生。俗谚有“烧了门神纸,个人寻生理”。
还有的地方初五送年多在南方。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破五"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常态了。
不过,现在的人们对于老传统那繁文缛节的“送年”习俗已慢慢简化。 如今送年,基本都是正月初二这天晚上吃完饺子,去马路口的地方,家里有老人去世的带上家里给老人摆贡的贡品,点燃香纸,一同烧掉,将老人送走,这年也算是过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