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沭县始终坚持人才强县战略,积极搭建人才项目平台,不断加大引智力度,提高引智层次,通过完善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优化人才环境,大力引进国内外高层次专家,将临沭县打造成技术聚集的高地、人才汇集的洼地,推动了该县企业的跨越发展。近年来,该县已先后引进高端人才546人,其中院士7人、教授23人、博士35人、硕士485人,引进瑞典、日本和意大利等多个外国专家团队。
以“引智工作”为引擎,坚持引进人才高端化。临沭县把构建国际人才高地作为人才强县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才工作理念上主张打破国界、身份限制使用人才,推进人才使用国际化,实行学历和职业资格的国际互认,推进人才评价国际化。通过引进外国专家的指导,临沭县多家企业正在与国际知名企业洽谈合作,这些合作,将对临沭县产业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该县已先后从德国、日本、意大利、瑞典、荷兰、美国等国家引进机械、液压、农业、化工、新材料等各类外国专家330余人次,常年有40多名外国专家在此工作,被科技部授予“国际科技合作示范基地”。
以“高端项目”为依托,搭建干事创业平台。临沭县在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化工产业园、生物科技园、食品产业园4个区中园,在滨海高新区建设了中国民营科技促进会临沭新型产业园,建设了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设立科技创新担保贷款和创业贴息贷款,强化创业孵化服务。并积极搭建研发平台,现已建设了国家缓控释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42家,为各类高端人才提供了宽阔的创业舞台。同时,该县还积极为企业搭建对接平台。借力智库资源,先后与美国康奈尔大学、美国普渡大学、清华大学、中国农大、中国农科院等高校进行产学研合作。史丹利公司和金正大集团分别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聘任“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为特聘顾问。
以创优政策环境留人,确保高端人才留得住。近年来,临沭县围绕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干事创业的发展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专家加盟临沭,实现人才集聚。该县围绕“7+6”产业布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引进人才的若干意见》、《关于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意见》等,设立500万元人才专项资金,建设外国专家楼和人才公寓,妥善解决高层次人才配偶工作、孩子入学等实际困难。通过实施人文关怀留人。该县高度重视人才服务与管理,每年组织引进的高技能人才、受省市表彰的优秀人才免费进行体检。同时,定期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座谈交流、走访慰问等联谊活动,建立县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定期交心谈心,了解思想、工作和生活情况。用人单位积极为引进的人才提供必要的生活和工作条件,逐步压担子加任务,激励他们奋发向上、建功立业。还积极打造事业平台留人。该县坚持把各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成长发展与产业开发相结合,引导各类人才把心思和精力用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着力打造新兴产业上来,为人才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近年来,已先后引进国内外各类急需专家1120余人次,实施引智项目270余项,获批“国家高端外专项目”2个、“省高端外专项目”6个、“省重点引智项目”2个。
(梁凤华 宋春辉)
近日,在临沭工作的瑞典专家阿尔夫又获得一项殊荣“泰山学者海外特聘专家”,是该专家继2010年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国家高端外国专家项目”专家之后的又一荣誉,也是在临沭县工作的外国专家中第二位获得此荣誉的外国专家。近年来,该县已先后引进高端人才546人,其中院士7人、教授23人、博士35人、硕士485人,引进瑞典、日本和意大利等多个外国专家团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