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下,走进临沂临港区的山东盛唐国际工业物流基地,一派繁忙景象映入眼帘:各类工程车辆往来穿梭,装载大宗货物的货车陆续进出。该项目是今年市重点建设项目,目前已入驻仓储类企业3家、运输类企业6家、工业加工类企业2家。山东盛唐国际工业物流基地的建设,成为该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一个缩影。
港口物流蓬勃兴起。临沂临港区作为连接“东陇海产业带”的关键节点和核心腹地,周边有7大港口,交通四通八达,发展港口物流业独具优势。该区把打造现代物流体系作为培育区域经济发展增长极的重要举措,把打造千亿级港口物流产业作为一项战略性任务,加快建设鲁南苏北港口群后方物流基地。目前,疏港公路、通港铁路、输油管廊等基础设施工程正加快推进,港口物流总体规划编制完成,规划建设12.8平方公里的港口物流园区,建设以绿色化工、冶金、国际石材和木材为主要板块的外向型综合物流园区,加快发展集仓储、运输、信息平台、加工于一体的港口物流业。积极构建现代物流信息服务平台,争取建设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实力与辐射能力的物流园区。到2016年,全区将基本建成集现货交易、电子商务、仓储加工、物流配送于一体的综合性物流产业园,港口物流产业累计投资额超过100亿元,物流企业进出口货物总值过150亿美元。
文化旅游活力迸发。临沂临港区加快培育文旅融合发展业态,依托区内丰富的旅游资源,做好旅游与文化、生态结合文章,形成“山水风景、田园风光、滨海风情、古镇风貌”的旅游发展格局,加快打造集宜居宜游、养老休闲、运动健身、红色追忆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品牌。该区的优质万亩樱桃园闻名遐迩,今年5月23日,厉家寨樱桃节盛宴再次开席,樱桃采摘,樱桃王、樱桃王后评选,优质农产品展销……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八方宾客纷至沓来,仅在开幕式当天就吸引中外游客近4万名。依托“最美红色山寨——— 厉家寨”品牌,把城区北部的厉家寨展览馆、厉家寨广场、规划馆、图书馆区域,规划打造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围绕大山景区开发,建设蹦极、攀岩、栈道、漂流等旅游设施,打造体验式旅游项目;实施孙膑洞兵学文化、求学文化,陨石纪念馆良缘文化、甲子山红色文化旅游区等项目,打造文化旅游胜地。加快滨水旅游观光资源开发,从通海湖至凤凰岭水库,按照婚纱摄影基地的标准一体化布局建设,沿河打造12公里的旅游观光带。本着“水中荷、岸边竹,路边柳、柳下黄与朱,湿地芦苇和香蒲”的基本思路,着力打造水系绿化景观;沿河建设栈道、亭榭等旅游设施,在通海湖建“龙门”旅游景点;依托世界最大陨石建设“天地见证,铁定良缘”旅游景点;借鉴北京雁栖湖的模式和标准,加快开发锦龙潭水库景区,打造冬季旅游胜地。
科技金融服务加快发展。临沂临港区创新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地方金融组织,加快引进全国性、区域性金融服务机构,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目前已有农业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等10多家金融机构落户,为临港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1家成熟企业进入“新三板”,新增一家民间融资服务公司,新增1家金融机构营业网点。围绕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建设创新创业平台,构建完整的企业孵化体系,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资源聚集,加强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着力打造科技人才集聚、研发实力突出、带动作用明显的科技人才先行区。今年该区将引进科技型企业10家以上,引进科技创新团队,为经济发展注入智慧力量。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点燃了临沂临港区转型升级新引擎。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9%;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6.3%;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20%;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6%;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同比增长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