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笔者走进即墨古城示范区,只见气势雄伟的东城墙北段古朴沧桑,这段长257米,由13万余块仿古墙砖砌建而成。东城门外侧,与城墙相连的半月形建筑———东瓮城,成为古城的一道新风景。那么,瓮城究竟有何历史渊源与功能呢?
即墨古城项目规划建设指挥部文化研究组成员、市博物馆副馆长陈海波介绍说:“瓮城,在冷兵器时代,是用来抵御外敌的主要设施,整个即墨古城,四面曾被城墙环绕,有东西南三座城门,分别为潮海门、通济门、环秀门,每个城门都设有瓮城。瓮城又称月城、曲池,是为减轻城门的防守压力,而在城门外修建的半圆形的护门小城。”
进入东城门,拾阶登上东城墙,古城全貌尽收眼底。近处,学宫、古院落、商业街、文庙等古建筑或已建成,或如火如荼建设中。眼前,箭楼、马面、雉堞,这些同样肩负抵御外敌作用的奇特建筑,与瓮城遥相呼应。连接瓮城的箭楼在进行内部装修,装修完成后,将挂上匾额楹联,安装古钟。每天清晨,迎着朝阳,即墨市民将在潮海门的钟声中开始新一天的生活。
“东瓮城,在历史上确实发挥过重大作用。”陈海波说,1644年春天,即墨人黄大夏、郭尔标等人响应李自成起义,聚众数万,树营安寨二十余处,围困即墨城,即墨县令仓惶逃走。明朝御史黄宗昌纠合即墨士绅进行抵抗,起义军围城40多天,城不能破。后来,黄宗昌派杨遇吉率20余骑闯出城外,引来清兵,里外夹击,乱军遭镇压而失败……,据史料记载,即墨古城内民众依托古城墙避兵祸十余次。
如今古城墙和瓮城虽然失去了防御作用,但将在里面规划建设包括文创小店、艺术家工作室、精品零售店、咖啡馆等系列商业设施。对外开放后,市民可以在此购物休闲,在城墙上信步游览、骑行健身,古老的城墙因此焕发新生机。
即墨市于2013年启动了即墨古城改造项目,按照“修旧如故”原则,重现“千年古城”风采。古城在规划建设方面,依据清同治版县志、遗存老照片等史料,把握细节,严丝合缝,最大限度还原即墨古城的原始风貌。
“城墙砖的尺寸与原即墨古城考古挖掘出来的城墙砖尺寸保持一致,城墙基础部分采用搜集到的民间老石头,还包括将原有墨水河内打捞起的老旧石材加工后直接上墙”,即墨古城规划建设指挥部负责人说,古城城墙砖采用西安工匠制作的仿古墙砖,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华清池修复、西安古城墙修复也都是用这种砖,为即墨古城墙增添了许多历史韵味。
据介绍,为尽快与广大市民见面,即墨古城改造项目施工加班加点,目前,潮海门正进行内部装饰施工,学宫已经启用,商业街内部装饰和火热招商同期进行,文庙正进行基础施工,西门里大街以北、县衙以西的商业住宅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整个即墨古城已具雏形,预计2016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营。
漫步建设中的即墨古城,仿古石板路上,绿荫丛中,亭台楼阁间,叮咚泉水里,流畅悠扬的古筝声随风飘扬,憧憬着,期盼着,一座充满浓郁人文气息、强烈归属感,持久商业活力且绿色低碳环保,有生活温度的古城正由理想变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