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记者从威海市发改委获悉,为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增强民生领域信息服务能力,提升公共服务均等普惠水平,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信息惠民国家试点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拉动社会投资32亿元,通过推进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等措施,到2016年,信息惠民示范工程全面建成。
《意见》对信息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信息资源共享体系、信息公共服务能力等方面提出明确目标。指出,到2016年,基本建成覆盖市域的4G网络,公安、社会保障、工商、税务等领域90%的基础信息实现普遍共享,公共卫生信息系统实现市县镇村四级全覆盖,城市家庭生活信息服务覆盖10万个家庭,居家养老惠民工程服务50万名老年人。
实施“1127”工程,即: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升级工程;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立公共服务云平台和电子政务云平台,提供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在七大领域实施信息惠民示范工程。
在信息基础设施升级上,我市将推动城区既有建筑“光纤到户”改造,开放共享公用配套设施资源。推进农村光纤接入,提高农村宽带网络覆盖率,增强对广大农民的信息服务能力。加大无线宽带热点覆盖密度,完善与3G、4G网络的应用融合,实现城区无线网络全覆盖。通过政企合作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在城市公园、广场、商场等重要公共区域免费提供无线上网服务。
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建设方面,将建设信息共享网络基础设施和存储基础设施,为全市政务信息资源提供存储和交换服务。建设完善人口、法人、经济运行、地理信息等基础数据库。同时,按照基础架构安全、用户数据安全、运营管理安全3个层次设计信息共享安全体系,建设高性能的一体化信息安全防护体系。
在建立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方面,我市将建立各公共服务系统广泛接入和使用的云平台,提供信息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加大电子政务资源整合力度,实现市县镇三级网络链路、计算资源的集中共建和共享利用。按需开展云平台服务器、存储器等设备的扩充和技术升级工作,为全市电子政务应用提供运算、存储、安全管理和运行维护服务。
在实施信息惠民示范工程上,我市将推进威海市民网信息惠民示范工程,提供政民互动、证照办理等14类主题、1500多项网上办事和惠民生活服务。建设集公共安全视频共享、社区网格化、“6995”农村平安互助等服务于一体的开放式公共安全信息平台,推进城市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规范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拓展农村平安互助、平安联防和群防群治功能。积极推广数字新农村平台应用,建设农村综合事务管理、三资管理、土地管理、“一事一议”等4个应用系统和阳光农廉网、农村电子商务网、农村基层党风廉政信息公开WAP网等3个网站,2016年实现镇村全覆盖。依托12343家政服务网络平台,集成优化家政服务和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一站式家庭生活服务。完善12349居家服务平台,构建新兴综合服务体系,提供便民服务。同时,推进卫生计生信息惠民示范工程、社会保障信息惠民示范工程、社区公共服务示范工程建设。(威海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