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一年烟台民生保障工作频频传来“好声音”,不仅在民政、教育、体育、就业和社保方面扎实推进,在残疾人事业、商贸流通等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今年,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力度,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措施,狠抓落实。
民政:1.3万五保老人养老问题得以解决
2014年,我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规范低保审批程序,完善物价上涨与保障标准调整联动机制,县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07元和276元。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复核低保对象15.1万多人,退出3.5万多人,新增8500多人。全面推行农村五保供养三级联保机制,落实五保供养金6720.6万元,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县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164元和4129元,集中供养率达到77%,1.3万多名五保老人养老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986万元,直接救助困难群众6.26万人次,资助参保参合16.2万多人次。继续做好对困难群众集中救助活动,发放救助金5670多万元、救助22.9万多人次。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机构数和床位数均居全省前列。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养老产业,龙口南山养生谷、磁山颐生苑老年公寓、莱州市桃源山庄老年公寓等一批养老产业项目已投入使用,20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正在加快建设。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发展到645处,建成10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网老年人达到6.4万户。出台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按照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780元、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300元的标准落实了孤儿保障资金,全市692名孤儿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烟台累计捐款1亿多元,募集救助物资资金9603万元,组织实施“慈善爱心桥”、“突发性困难救助”等22个救助项目。我市再次荣获“全国公益慈善百强城市”称号。做好优待抚恤工作,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定期生活补助等5亿多元,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2亿元。
昨日,记者从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一年烟台民生保障工作频频传来“好声音”,不仅在民政、教育、体育、就业和社保方面扎实推进,在残疾人事业、商贸流通等方面也丝毫不逊色。今年,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改善和保障民生工作力度,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完善措施,狠抓落实。
民政:1.3万五保老人养老问题得以解决
2014年,我市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规范低保审批程序,完善物价上涨与保障标准调整联动机制,县均城乡低保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507元和276元。开展“阳光低保”专项整治活动,全市共复核低保对象15.1万多人,退出3.5万多人,新增8500多人。全面推行农村五保供养三级联保机制,落实五保供养金6720.6万元,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县均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年7164元和4129元,集中供养率达到77%,1.3万多名五保老人养老问题得以有效解决。
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结算机制,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累计支出医疗救助资金4986万元,直接救助困难群众6.26万人次,资助参保参合16.2万多人次。继续做好对困难群众集中救助活动,发放救助金5670多万元、救助22.9万多人次。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产业,机构数和床位数均居全省前列。积极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发展养老产业,龙口南山养生谷、磁山颐生苑老年公寓、莱州市桃源山庄老年公寓等一批养老产业项目已投入使用,20处民办养老服务机构正在加快建设。城市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和农村幸福院等发展到645处,建成10处居家养老服务信息平台,入网老年人达到6.4万户。出台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建立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并按照社会散居孤儿每人每月780元、集中供养孤儿每人每月1300元的标准落实了孤儿保障资金,全市692名孤儿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大力发展慈善事业,烟台累计捐款1亿多元,募集救助物资资金9603万元,组织实施“慈善爱心桥”、“突发性困难救助”等22个救助项目。我市再次荣获“全国公益慈善百强城市”称号。做好优待抚恤工作,按时足额发放优抚对象抚恤、定期生活补助等5亿多元,兑现义务兵家庭优待金1.2亿元。
就业和社保 新增城镇就业18.8万人
2014年,我烟台大力促进城乡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6万人, 城镇登记失业率3.25%。发放创业小额贷款和补贴4.9亿元,创业培训1.6万人,服务创业5.5万人。服务大学生就业3万人,就业率90%。新改扩建了15处创业孵化基地,其中两处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免费培训失业职工、农民工5.8万人。扶持5600名困难人员和31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平稳完成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整合。全市城乡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40万、208万、107万、116万、98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涨”;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0元;失业金标准提高至900元/月;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320元;居民大病保险个人年度最高补偿限额20万元。
依法维护劳资双方权益,成立劳动人事争议法律援助站。组织开展了农民工工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等专项检查,处理劳动监察投诉举报、劳动争议案件8800多起,为劳动者追回工资社保待遇7000多万元。
钱袋子看涨:企退人员养老金“十连涨”
去年烟台大力促进城乡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8.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3.76万人, 发放创业小额贷款和补贴4.9亿元,创业培训1.6万人,服务创业5.5万人。扶持5600名困难人员和318户零就业家庭实现就业。
去年烟台城乡养老、城镇职工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540万、208万、107万、116万、98万。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现“十连涨”;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900元;失业金标准提高至900元/月;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高至320元;月最低工资标准提高至1500元、1350元。
残疾人救助政策 越来越人性化了
在残疾人事业方面,将0-10岁残疾儿童“春苗阳光”抢救性康复工程纳入“为民服务实事”,为659名符合条件的儿童提供了救助。深入推进社区康复服务工作,完成盲人定向行走训练445名,免费供应辅助器具8074件,为300户肢体残疾人进行家庭无障碍改造。
去年我市还出台重度残疾人提前领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政策,从去年10月开始,凡是参加我市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且年龄在55-59周岁之间,残疾等级为一、二级的残疾人可以提前领取居民基本养老保险金。
生活品质提高了 蔬菜合格率98%
去年烟台加快推进农产品流通和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大型商贸综合体项目也进展顺利,中粮大悦城、万达城市广场已开业运营。同时强化社区服务网络建设,打造“一刻钟便民消费圈”,全市新建各类放心早餐连锁网店33个,平价连锁肉店36个,平价蔬菜连锁店15个。
同时规范整顿了市场秩序,全年共抽检各类蔬菜样品26万余个,合格率98%,销毁农残严重超标蔬菜6万余公斤。全市新设置放心粮店、主食厨房145个,其中市区设置放心粮店和主食厨房102个,完成计划的132%。放心粮油工程网点服务人口覆盖面在城区也达到70%,农村达到40%。
公共健身场所多了 广场舞跳得更欢了
在体育方面,去年烟台积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全市各级累计投入全民健身工程建设资金6000余万元,新建成并投入运行镇(街)健身中心30多个、城市社区广场60个,健身路径300多条。
全民健身活动也丰富多彩,全市共举办各类健身比赛、表演、展示活动近1000项,参与群众100多万人次。健全了健身组织,全市共有单项体育协会400多个,全民健身活动站点3682个。
健身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全市社会体育指导员总数达14451人,开展的健身指导服务项目达到40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