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第五届中国·沂河放鱼节开幕式将于10月17日上午,在临沂北城新区阳光沙滩(电视塔东侧)开幕。届时4000万尾鱼苗将被放入沂河,场面既壮观,又令人感动。吸引了许多公益团体、市民及中小学生的关注,甚至幼儿园的小朋友也央求家长带他们去放鱼。倒计时还剩2天时间,还有想去阳光沙滩参加放鱼活动的,千万不要错过了。
近年来,临沂市渔业局依托好山好水好生态的资源优势,把优质水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作为渔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着力点,大力发展“生态、高效、品牌”渔业,全市涌现出一批渔业生产、加工、流通龙头企业,示范带动1.6万户渔(农)民走上致富路。
据了解,临沂是内陆淡水渔业大市,境内有1800多条河流、901座水库、6000个塘坝、12000个池塘,总水面112万亩,淡水资源全省第二;水产品年流通量30余万吨,位居全省第一。2014年,全市水产养殖面积发展到43万亩,水产品产量14.9万吨,产值17.5亿元,实现渔业经济总产值18.6亿元,渔业人均纯收入14050元,渔业在建设“大美新”临沂,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渔(农)民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市名优水产养殖品种发展到30多个,增养殖面积达到22万亩,占总养殖水面的51.4%,名优品种产量占总产量40%左右,大银鱼、鳜鱼、鲟鱼、泥鳅、黄颡鱼等名优品种已占主导地位。全市已建设市级优质水产品基地47处,其中示范基地3处,基地总面积24.5万亩;已建设市级现代渔业园区10处、省级现代渔业园区2处、省级休闲渔业园区1处、国家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处;建设省部级健康养殖示范场39处,示范面积24万亩;无公害水产品产地36处,无公害水产品达到63个;认证“临沂大银鱼”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1个,认证面积33万亩,年产大银鱼1986吨。
自2011年以来,我市已经连续举办4届沂河放鱼节,中国·沂河放鱼节已经成为全国内陆渔业资源修复与水域生态养护独具特色的公益性渔业文化活动品牌。开展鱼类增殖放流,可以“以鱼净水”,增加生物多样性,涵养水生生物资源,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对全市渔业资源涵养、城市水系净化、生态文明建设和弘扬沂蒙渔业文化具有重要推动作用。g
记者 郑文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