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延伸产业链条发展“新六产”。将第一产业的农产品进行二产加工,由原本一份收入增值为两份,再通过三产的营销服务形成三倍收益,最终获得六份收入,实现“三链重构”的“新六产”。坚持用工业化、园区化的理念发展现代农业,以现代种养业为主导,融合发展产品加工、现代物流、特色采摘、科普会展、文化传承、养生度假等关联产业,着力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发展平台。像莱芜市莱城区凯瑞山楂种植专业合作社,为社员提供技术指导,带领社员进行山楂脱水加工,一斤卖到十几元。引导社员进行网上销售,去年销售额达1000多万元。
二是培育提升主体带动“新六产”。培育多元化产业融合主体,支持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龙头企业、领军企业、行业协会、新农人等多元化主体,促进相互之间合作、渗透和交叉融合,激发产业活力,构建大融合的发展格局。搭建多元化产业融合平台,支持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休闲农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区等,加快创建一批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融合发展关联产业,着力打造支撑产业融合的综合平台。截至目前,累计发展农民合作社1841家,入社社员17万余人,发展家庭农场598家,规模以上农产品龙头企业168家,带动全市70%以上的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另外还有一大批植保、物流、农技等社会化服务组织。
三是完善利益联结机制规范“新六产”。积极推进多方式合作,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通过“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或二次结算”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稳定的合作发展关系。支持农户将承包土地经营权入股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行“租金保底+股份分红”等方式的收益分配机制,让农户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鼓励村集体牵头组建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以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合作社,切实保障农民土地入股收益。 像山东五福茶业有限公司,从2013年起在莱芜市莱城区高庄街道张家庄村,流转土地1206亩栽种茶树。为吸引更多农民,去年拿出100亩土地试点股权分红。公司规定每亩入股茶地有500元保底收入,年底村民与公司按1:5比例分红,去年每亩分红833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