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秸秆处理是近年来困扰农业生产的一大难题,6月9日在北京召开的十四届国际环保产业论坛上,湖南一家农业机械科技公司宣布研发成功的农业废物生化处理制肥系统,有望为资源化利用秸秆找到好出路。
通常的秸秆处理方法中,直接还田肥效差,未经高温杀菌和有害物降解处理,使用风险大;普通堆沤发酵慢、时间长、劳动强度大、肥效不理想;集中堆肥投资大,难管理。正因如此,造成推广困难,很多地方为了快捷简单,直接采用焚烧丢弃的方式,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浪费了资源。
为此,该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和试验,发明了一整套快速无害化处理和肥料化利用农作物残体的科学系统,通过将秸秆微生物处理技术和一体化发酵处理设备、残体预处理设备进行综合装配,实现了从粉碎到灭菌、发酵到出肥的一体化。该系统设计了直接进入高温阶段的快速发酵法,2-4小时就能完全杀灭病源微生物,6-24小时制成优质生物有机肥,4小时扩繁土壤功能菌,形成功能型生物有机肥,各功能菌群均处于高活性状态,不但可以补充大量的有机营养元素和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还可以有效防治与控制土传病害。
该公司首席专家寻立之介绍说,公司专门设计了“秸秆处理中心技术方案”,即以村为单元,建设秸秆处理中心,辐射半径2-3公里,覆盖面积为5000-10000亩,年处理秸秆3000吨。通过推一机建三站,即“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站”、“有机肥料配肥站”、“土壤有益微生物扩繁改良站”,可以实现四个改变:一是改粗肥还田为精肥还田;二是改乱丢、乱烧为清洁生产;三是改传统堆肥为生物配肥;四是改低效利用为高效商业化利用。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湖南、贵州、云南、重庆、湖北等多地进行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