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东蒙企业集团作为蒙阴重要的建筑企业紧跟时代步伐,坚持走新路、创新业,以打造岱崮地貌景区为突破口,融合发展农商文旅,构建了新型产业集群。今年以来,仅岱崮地貌景区就接待游客6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2亿元。
说起转型,曾以传统建筑行业为主的东蒙在第一次企业转型时就开始涉足蒙山和孟良崮的旅游开发。时下,传统建筑行业面临着利润不高、效益下降的窘境。“发展思路不能总是囿于传统,困在传统里则走不出来。”集团董事长赵玉林说,“一条腿”走路,既走不长也走不远,现在东蒙坚持传统产业和发展旅游“两条腿”走路,在之前旅游开发的基础上,重点开发建设岱崮地貌景区,打造集团发展新优势。
蒙阴红色资源丰富,绿色生态优美,加强“红绿”资源融合,成了东蒙发展乡村旅游的破题方向。赵玉林认为,岱崮地貌的独特优势、原三线军工厂的良好基础,就是东蒙融合“红绿”资源的最佳体现。现如今,在岱崮地貌景区,绿树青山中的三线军工厂传统被赋予了新时代的发展“面孔”:原办公区、职工食堂、大礼堂、车间、宿舍区分别改建成军工旅社、人民公社大食堂、军工大礼堂、田园公社等,开放了岱崮地貌地质博物馆、射击体验基地等。
经过3年多、3亿多元的投入开发,岱崮地貌已成为我市乡村游、研学旅行游、拓展运动游、养身养生度假游为一体的复合型代表景区,不但成为东蒙的重要利润增长点,更成为周边地市全域旅游开发的典范。“蒙阴桃花节期间,我们想在岱崮地貌景区住宿都没能预定上。”来自市区的刘云祥说,最后我们住在了附近的农家乐。
能从景区周边住进农家乐,是东蒙探索企业与地方联动发展模式,打造“村居是景点、景点融村居”共同发展格局的产业链延伸。岱崮地貌景区的开发建设始终坚持“景村共建”。“东蒙与当地农户签订了600亩小米订单合同,在驻地和周边村居发展了30家农家乐,依托果品产业优势建立了15个采摘养生基地。”景区总经理曹兴刚说,一些农副产品在满足景区需要的同时也作为特产卖给了游客。与此同时,景区及周边村居在交通、水利、村居面貌等方面统一规划,在美化环境的同时坚持“一村一景”,保留原生态乡村的固有美感。“随着景区的开发,我们村的路、绿化都搞起来了,走在其中如在画中游。”岱崮镇笊篱坪村伊树富脸上洋溢着笑容。
“东蒙集团已拥有国家4A级景区2家、3A级景区1家,并由3家景区及崮乡旅行社、孟良崮煎饼公司等7家旅游及相关企业单位,成立了山东崮乡旅游集团。”赵玉林表示,集团下一步的发展就是充分利用蒙阴的旅游资源全面做大做强乡村旅游业,使其成为东蒙最重要的利润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