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标志着中医药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无独有偶,鲁南制药集团中药制药研究项目“榆栀止血颗粒的研究与开发”,前不久被授予2015年临沂市技术发明一等奖。鲁南制药集团董事长、总经理张贵民说:“中草药经过现代技术的提纯并结合现代医学,对维护人类的健康有着深刻意义。我们将继续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奋力攻克难题,为推动制药技术和临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华民族药学研究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绵延数千年,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以及中华文明的传承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年来,国际制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快速发展,许多发达国家都投入大量的力量进行传统医药的研究。
依托鲁南制药集团建立的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今年4月顺利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该实验室于建设期间,开展与中药生产相关的提取分离技术、制剂新技术、质量控制技术的应用研究,突破了中药产业化生产的瓶颈,在中药制药基础共性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一系列成果,近期研制成功的榆栀止血颗粒、首荟通便胶囊等新药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
榆栀止血颗粒是目前国内唯一用于治疗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所致的月经量多的新药。鲁南制药集团继承传统中医药的精髓,充分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势技术对传统古方进行一系列技术创新,制成现代中药制剂,填补了西医药缺乏有效治疗该类疾病的空白。研究中获授权2项国家发明专利和1项中国台湾发明专利,2014年列入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2015年荣获临沂市技术发明一等奖。
鲁南制药集团中药制药共性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针对中药“多组分、多靶点、整体效应”的特点,开展适于现代药物制剂的提取技术和分离技术,建立了高压液相制备技术平台。该平台综合利用常规高压液相制备色谱技术、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高速逆流色谱技术、固相萃取技术、采用膜分离浓缩干燥技术等手段,针对中药单体、结构类似药物、不稳定药物的分离纯化、杂质工艺研究等重大难题进行攻关,已从分析规模发展到制备和生产规模。“药物纯化和杂质谱归属高压制备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经专家鉴定已达国内领先水平,获本年度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除国家重点实验室外,鲁南制药集团还建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高位研发平台,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载体;“国家手性制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面向手性制药产业发展,有效地促进手性制药基础研究成果的产业化与工程技术的成熟化,推动我国手性制药技术进步;“哺乳动物细胞高效表达国家工程实验室”则使一直困扰我国生物制药瓶颈的动物细胞高表达株构建、无血清培养基研制开发和大规模培养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解决了一些生物药品长期以来依靠进口的问题,使我国在世界生物制药产品开发领域占有一定的地位。该企业每年科研经费的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均保持在8%以上,确立了“以改革为动力、以市场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的发展思想,制定了“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制一代”战略布局,以技术创新促进产业升级,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今年以来,鲁南制药集团申报的2个项目分别列入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个项目列入山东省自主创新及成果转化专项(创新型产业集群)计划,申请发明专利72项、获授权60项,获临沂市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临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参与研究的“定向转化多元醇的生物催化剂创制及其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鲁南制药集团把握国际、国内医药发展动态,结合市场需求进行立项。截至目前,已成功承担、完成200余项研究课题,其中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5项、国家863计划2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专项课题16项、国家火炬计划项目34项、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17项、国家创新能力建设项目2项、国家技术创新项目3项、国家技术改造项目2项;129个项目获得科学技术奖励,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省科技进步奖20项。申请国际、国内发明专利900多项,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00余项,授权专利数量居国内医药企业第二位。成功开发出心脑血管、抗肿瘤、抗感染等40个国家级新药,各类产品已得到临床使用者的高度认可,全部转化为社会生产力,多个新药已具有较大的市场占有率。
风华正茂、立志全球的鲁南制药集团以“保持化学制药的优势,大力发展中药,做强生物制药”为发展目标,已成为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医药科研生产基地,正向国际化集团公司大踏步迈进!
周宗仪 孔金花 |